“什幺?”
“恩慈能遇到你真好,”她说:“这孩子也苦了二十多年,你——会照顾她一辈子?”
隽之的脸一下子红了,含糊的应一声,转身逃了出来。
他会照顾她一辈子?
他是想,是希望,然而——有机会,有希望吗?
医院里十分忙碌,正是一天开始之时,医生忙着巡房,护士忙着派药去病房。
隽之先请好两个轮班的男护士,然后才去恩慈的病房。
医生刚走,护士正在服侍她吃药。
“请站在那儿别过来。”护士说:“太近有危险。”
“是。”隽之很守本份。
吃完药,护士收拾东西出去。
“我已安排好汤伯伯。”他说。
“你根本不必住我们家。”她说。早晨看来她精神略好,但脸色和眼睛似泛黄。
“昨夜临时睡一夜,现在我已请好男护士。”他说:“两个,他们会日夜轮班照顾汤伯伯,直到你复原。”
“你——”她睁大眼睛:“不必如此,我心会不安。”
“暂时只能这样,白天我要上班,七婶自己也忙。”他衷心说:“朋友之间不必计较什幺,说不定有一天我也会求你帮忙。”
“或者——我会无能为力呢?”病中的她依然心硬,依然保持原则,很不容易。
“我也不怪你,”他微笑:“等会儿我会带男护士去你家;下午我上班,有事可随时找我。”
她轻轻地叹口气,无奈地说:“隽之,我真无以为报。”
隽之突然忙起来,上班他必须集中精神,下班之后,汤家、医院两头跑,一星期下来,他明显地疲乏了,消瘦了,但他情绪甚好。
这期间,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恩慈的病情很有好转,医生再化验一次,如果无病菌,就可搬回普通病房了。
隽之现在每次见她,还是必须隔得远远的。
星期六下午,他先去汤家,那两个男护士还算尽责。之后他又赶去医院。
幸运的,恩慈已搬回普通病房。
“改住私家病房,好不好?”他柔声地问。
“不。”她的倔强在病中也无减。
“这儿这幺吵——”
“但合我的身份,”她淡然说:“我已感觉无以为报了,请别再加重我的负担。”
他只好沉默。
“你刚从我家来?”她问。
“是,汤伯伯很好,还胖了一点。”他说:“那两个男护士还很不错。”
“自然会胖的,你给了七婶那幺多钱买菜。”她坦然的望住他:“这笔钱我无论如何会还的。”
“请勿谈钱的事,令我惭愧,”他真诚的:“好象除了钱,我再也无法在其它地方帮助你们。”
“除了钱,你给我最大的是精神支持。”她认真的。
“真有?”
“初入院那几天我真彷徨又害怕,万一我真不行了,爸爸怎幺办?”她慢慢说:“我是想过向你求助的,可是我——后来,七婶逼我说出你的电话号码,我在没有其它任何办法下,只好告诉她。”
“你本想求助于我,可是为什幺不?”他问。
“我担心——惹起你的误会。”她终。于说。
他明白了。她始终对他无情,她怕他误会。
“放心,恩慈,”他真心真意的说:“我们会是一辈子的朋友,这朋友是以什幺方式交下去,一切依你,我决无任何异议。”
她凝望他,眼中充满光芒、智能、冷静。
“我实在难以相信世界上会有你这样的男人。”她说。
“我只是一个又平凡,又普通的人。”
“你在平凡中自有不凡。”她说:“可是——我不能为你违反我的原则和誓言。”
“我说过,一切依你,决无异议,”他微笑带着舒坦安详:“能交朋友如你,我心已足。”
“我常怀疑,你的眼光把我美化了。”她说。
“无论如何,你在我眼中是独一无二的,”他坦率的:“也许是偏见,我却愿坚持。”
“你和我一样固执。”她笑起来。
“我觉得固执是优点。”
“优点缺点很难说,但是谁也改变不了,只好由它。”她今天心情特别好。
“说得对,我从未想过要改变自己,何必呢?每人把个性改得完美,世界上都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人,还有什幺乐趣呢?”
她望着他笑。
在她面前,他越来越多话了,他并不自觉。
“整个周末,你就在医院过?”她问。
“有什幺不好呢?我们不是谈得很愉快吗?”
“晓芙小姐呢?”她问。
他呆怔—下,她一定误会了他和晓芙。
“我说过,她是小妹妹,住在美国,有机会跟飞机才会来香港。”他解释。
“看得出来,她对你非常好。”
“当然,我看着她长大的。”他说。
“这阵子一直没来过。”
“加上她哥哥结婚前的一个月,她有两个半月没来过香港了。”他算一算。
“她是个幸福的女孩。”她说,也许在病中,她说了许多平日不轻易说的话:“从小有幸福的家庭,有父母兄长,受着极完善的保护,像动物园中的动物,长大了也可预见美好的前途。”
“你也可以有美好前途。”
“我是野生动物,要吃,要安全就要自己搏斗。”她淡淡的笑:“我已习惯搏斗。”
“觉不觉得累?”他关心的。
“累也没办法。生下来就是这种环境,想改变就如改变命运一样难。”
“其实也并不难,只要——”
“可惜我生来虽然什幺也没有,骄傲却太多,我不能令自己委屈。”
“不一定是委屈。”他说。
“骄傲受损也不行。”
“你——实在特别。”他叹一口气。
“特别并不是好,是不是?”她又笑了:“这个冥顽不灵的古怪女人。”
“我并没有这幺说你。”他立刻说,脸也涨红了。
“很多人这幺说过了,我也觉得很对。”她还是笑:“我真的并不介意。”
“有的人的确如此,明知是错也要错到底,我也是这样硬脾气的人。”
“不。你和我不同,你不是。”她的语气也变柔和了:“你个性温驯,错了你会改的,你比我明事理。”
“我们了解不深,你怎能了解我?”
“你太善良,”她说:“从很多事上都能看得出,即使对我们这幺毫无关系的父女。”
“也能说毫无关系?”
“你是重感情的。”她说:“而我极端理智。”
他不说话了。
她说得也对,他很重感情,他善良,只是——做错事他会改吗?
医生进来宣布;“探病的时间到了。”并示意所有的访客离开。
“回去吧,我已好多了,不需要人陪。”她说。
“但你寂寞。”
“我已经习惯。”她淡淡地笑。
“明天我再来,我带些书本、杂志来。”他说。
“也好。”她想一想:“既然请了男护士,家里你就不必去了,七婶会照顾。”
“我知道,我会办。”他转身离开。
她知道,他还是会去她家的,他是那种人。
然而发誓终身献身工作,献身社会的她遇上他那幺善良、正直又注重感情的他,是幸?或不幸?
隽之回到家里,在门边他已听见音乐声,有人在里面?啊!晓芙来了!
“晓芙?——”他推门,呆怔一下。
地上放着三个大箱子,不像跟飞机来工作的样子。
“哈罗,你回来了?”晓芙从卧室里奔出来,笑得开怀又明朗:“星期六的下午,去拍拖?”
“汤恩慈患肝炎住院,我去看她。”他说实话。
“哦——严重吗?明天我陪你去。”她立刻说。
“——好,明天一起去。”他不能拒绝她的好意:“怎幺带来这幺多行李?”
她高声唱一句进行曲。
“我申请调来香港成功了。”她高举双手欢呼:“我会在香港工作一年,听见吗?整整一年!”
他呆在那儿。她来整整一年?
“怎幺?不替我高兴?”她捉住他的手臂。“我可以陪你整整一年啊!”
“高兴,当然高兴,”他觉得心里很苦,笑容也不自然:“只是——香港的生活也很闷的。”
“再闷也不比美国闷,何况还有你在,”她拥着他的腰:“我暂借住你这儿,找家合适房子我会搬走。”
“搬——也不必了,当这儿是你的家就行了。”他想起以前唐家人给他的温暖。
“你真欢迎我来住?”她叫。
“怎幺不欢迎呢?哥哥欢迎小妹妹回家!”他说。
她望着他半晌,很认真的。
“我要用一年的时间来改变你的观念。”她说:“我是唐健的妹妹,不是你的。”
“哎——调来香港你仍做空姐?”他转了话题。
“坐写字楼,职位还不错,薪水也不比空姐低,”她顽皮的笑:“我曾努力过。”
“努力什幺?”
“努力便有好表现,让上面同意我调来。”
“我怕你会后悔。”
“为什幺?我一心一意想来。”她说。
“写字楼工作很闷,很死板单调,不比空姐多姿多采。你一定做不惯。”他说。
“我已试做了一月,”她慧黠的笑:“我一个多月不能来此地,就在西雅图上班了。”
“真能习惯?”
“做任何事若有一个目标,总是容易得多。”她说。
他心头一凛,不安涌了上来。
她的目的是什幺?她?
“晓芙——”
“别担心,我只是在尽力走到你面前。”她实在太聪明:“至于你接不接受我,另当别论。”
“这事——怎幺说得通呢?”他窘迫。
“世界上很多事都说不通,很多事都矛盾,人们还不是生活下去?别担心,让时间帮助我们。”她说。
“时间?”
“当我成长时,你已离开西雅图,”她说:“你不了解我,不熟悉我,当然很难接受我。”
“这——”
“时间会替我们拉近距离。”她极有信心的笑。她代表着阳光,给人有光明磊落之感。
“晓芙,你花那幺多心思、精神在我身上,我怕——怕有一天会令你失望。”他说。
“失不失望是未知数,我目前觉得值得这幺做,”她娇笑:“爸爸,妈妈和哥哥嫂嫂都赞成并支持我。”
他长长透一口气,不知是忧是喜。
去爱人的滋味并不好受,被人爱的滋味也同样不好受,他现在该怎幺办呢?
“晚上你得请我出去晚餐,”她说:“明天你就辞去钟点工人,家事由我做。”
“你——不担心别人误会?”
“误会什幺?我们同居?”她哈哈笑:“但求问心无愧,别人的眼光算什幺?”
他沉默。总之是担心。
“而且——我是传统的女人,我的第一次一定要给未来丈夫。”她正色说。
他再吸一口气,什幺话都不敢说了。
晓芙住下,隽之觉得自己去看恩慈就变得不那幺名正言顺,不那幺正式了。
晓芙也在他同一地区工作,下班时她总来搭他便车回家。回家之后又没有借口再出去,所以一星期下来,他既没去汤家,也没去医院。
他觉得很为难,很痛苦。
他不能也不愿把恩慈扔在医院里不管。
星期六中午快下班的时候,他在想晓芙就要来了吧?周宁走了进来。
她在笑,笑得颇神秘暖昧。
“什幺事?周宁。”他忍不住问。
“有难题了,是不是?”她洞悉一切。
“你教我,我该怎幺办?”
“很简单,你现在离开公司,去汤恩慈那儿,晓芙来时我应付。”周宁慷慨的。“不过你一定要回家晚餐。”
“晓芙问起——我怎幺讲?”
“不想告诉她去医院,可以说工厂有急事要你这位总工程师去看看。”
“可以吗?”
“走吧!晓芙就来了。”
于是他抓起西装外套就奔出办公室,飞也似的奔去停车场,其实他的心早已飞去了医院。
恩慈平静如昔,病已差不多痊愈。医生说再多住一星期,或者可以回家休养。
“这病来得急去得慢,我要好好休养,”她说:“中心给了我三个月假期。”
然而三个月假期过了已差不多一半。
想起她那份忙得连吃饭也没时间的工作,他内心非常不安。她该长期休养的。
“你不能换一份工作吗?”他问。
“换工作?为什幺?而且又困难。”她说:“我喜欢目前这份工作,很有意义。”
“我怕你身体支持不了。”
“我说过,我的一生是要搏斗的。”她淡然笑:“我绝对不是那种靠丈夫养的女人。”
“我不是这个意思。我是说——如果工作繁重,你的病再复发时怎幺办?”
“那幺,就再进医院咯!1”她一点也不紧张。
“一个人不可能进多少次医院,你完全不珍惜自己。”他异常痛心。
“我怎会不珍惜呢?”她望着他。“我一直说,我们原是不同阶层的人,你硬要把你那阶层人的思想加在我身上,这是行不通的;我要生活,就得挨下去,一直到生命的结束,就是这幺简单。”
“但是你拒绝令环境好一些。”他说。
“是,我拒绝,我为什幺拒绝呢?”她说得有些激动,“你我非亲非故,到目前为止,我觉得欠你的已经太多,可能穷一辈子也还不清,你能了解我的心情吗?”
他无言。
他只是本着个性,爱心这幺付出,绝对没想过要得回什幺,绝对没有。她怎能了解他的心情?
“再说感情,”竟是这样直截了当:“我是极端理智的人,决不容易付出感情。对你——我只当朋友、兄弟,说真话,我不爱你,这一辈子大概也不能,我很明白自己。也许我不会爱上任何人。那幺、欠了你的我何以为报呢?”
他心中不好受,但这是事实。
“我不是那种为报恩随便嫁人的女人,我决不是。”她再重复:“所以,请勿对我特别好。”
他深深吸一口气,然后说:“恩慈,天地良心,我决无这种报恩的想法;我只是——只是想帮帮你,如此而已。”
“世界上可怜的人,可怜的事太多了,你帮不完。不要把爱心只放在我一个人身上。”她说。
“恩慈,我相信你误解了我。”
“不会,我看得很清楚。”她摇头,仍然保持理智和冷静:“你是个最善良的人,在这个社会,是注定吃亏的一群人,好在,你吃得起亏。”
“我不说这些,我们之间——”
“我说得极清楚,我是个不要爱情的女人,”她的确十分冷淡:“如果有一天环境逼人,我非嫁不可,那个人一定不是你。你必须明白。”
“我不明白。”
“我会选一个无恩无怨的陌生人,对我来说,日子比较容易过些。”她说:“我怕心理负担。”
他黯然。这无疑宣布了他死刑。
这叫什幺?天生的无缘。
“隽之,请勿怪我说真话。”她又说
“我喜欢你说真话。”他苦笑:“你令我早早死心,免得日后伤害大。”
“我们都是成年人,伤害——也没什幺。”她笑。
“你为什幺不问我为什幺一星期不来?”他问。
“当然你有事,否则你会风雨无阻。”她真的了解他:“有一件事,我已叫七婶辞退了那一个白天的男护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