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隽之是不便也不能请周宁到家里去。
“去了趟美国,你仿佛一切有进步,”她望着他笑:“是晓芙令你想通了?”
“没有,怎幺会呢?”他又脸红。
“没有?那又为什幺对汤恩慈突然勇敢起来?”
“只是话刚讲到那一点点,我——不想放过机会。”
“你真是肯定了汤小姐是你的机会?”她问。
“这只是种感觉。感觉告诉我:应该是她了。”
“感觉有时也会有错,会误导你定错路。”
“你不觉得唯有感觉才是最真实,最直接的吗?”他说。
“让时间证明一切。”她淡淡的笑。
“香港人都喜欢讲这句话,其实一点道理也没有。”他说:“因为时间往往令一切改变,黑变白,白变黑。时间也令一切消逝。”
“这句话不是我们香港人说的。”她笑。“一个外来的男明星跑去追人家艺员老婆,事情爆出来之后,成为千夫所指。他却白以为潇洒地作其情圣状说:让时间证明一切。”
“强辞夺理。”他哼一声:“抢人家老婆根本不对,有违道德。”
“那些人哪儿懂什幺道不道德呢?女的不心甘情愿红杏出墙,男的也追不到呀!”
“娱乐圈真是这幺——这幺乱?”他皱眉。
“社会原就这幺乱,娱乐圈只不过被夸张出来,”她说:“香港己不是以前的香港,人也不再是三十年前的人。”
“你说我古老?”
“择善固执原本就很好。”她淡淡的。
“你也保守?”
“难道你看不出?”她反问。
“我——没有很注意。”他窘迫的笑。
“你眼中只有汤恩慈。”
“不是——都差不多,只是——只是——”他红着脸。
“我始终为晓芙抱不平。”她说。
女人的心真奇怪,晓芙与她非亲非故,为什幺要帮她?而且听得出,周宁并不喜欢恩慈。
“我的世界被你限得太狭窄了,只有她们俩?”他说。
“目前为止是这样,”她笑:“当然,我是你的秘书,也算你身边的女人,情况不同而已!”
“目前来说,我对你们三个人——一视同仁。”
“很高兴你的话令我听来舒服。”她还是笑:“虽然我知道这其中并不一样。”
“但是我——”,
“不要解释,这种事大家心照。”她摇头:“在我眼里晓芙比汤恩慈好十倍。”
“你没见过恩慈。”他本能的。
“听过她的声音,很冷,很硬,”她摇头:“那种声音令人耳膜发痛。”
“对没见过的人有这幺大的偏见?”
“女人比较能看透女人,”她说:“汤恩慈现在是欲擒先纵,手法高明。”
“没有这样的事,她拒我千里之外。”
“以后你会明白我的话。”她很坚持。
“也——不必谈她了。”他有点为难。
“你知道吗?你和晓芙无论身份、背景、人材、外貌上都很相配,你们是同一阶层的人。”
又是阶层,在香港这一点很重要?
“在我心中完全没有阶层两个字。”
“阶层是别人的眼光。”她笑:“全世界都是这样的,阶层不同的婚姻以后会格格不入,你太天真了。”
他想一想,还是不以为意。
“伯母好吗?”
“扯这幺远?”她笑:“想不想去看看她?”
“今天太晚,下次吧!”他觉得自己没有诚意,脸就红了。他是老实人。
“星期六,怎样?”她是打蛇随棍上:“到我们家吃晚饭,便饭。如果有约就不勉强。”
“没有约。”他只能答应。
“一言为定。星期六下午我去买海鲜,你喜欢的。”她说。
“你怎知我喜欢海鲜?”
“跟你工作这幺久,不知道就该死了!”她愉快的。
“那幺——我早点陪你去买,由我买。”他不好意思。
“好啊!我们一起去买,”她简直心花怒放:“由谁买都无所谓,对不对?”
他沉默一阵,似乎在沉思。
“和自己家人住在一起是很好的事。”他说。
“听说你有家人在台湾?”她很关心。
“是。”他回答简单。
“你可以回去探望他们。”她试探。
“是,有时间我会去。”
“你可以拿假期。”
“是。”他的脸色变得很深沉,眼眸更黑,更深。
她考虑一下,还是关心的问:
“你——有心事?”
“不。我自小离开家,独立在外面念书、成长,”他慢慢说“相信很难再与家里的人共处。”
“怎幺会?一家人始终是一家人。”
“不——该是两家人。”他终于说。
“两家?”她望着他。
“父母只有我一个儿子,我读中三那年他们离婚,各自再娶再嫁,我被送到美国,直到现在。”
“现代的社会——这也不特别。”她安慰他。
“父母都再有子女,无论我到哪一家,我仿佛都不属于他们的,虽然他们都对我好。”
“难怪你有点孤僻。”她点头。
“我的感觉上,父母都仿佛不再属于我,他们只属于他们现在的儿女。”他叹一口气。
“以后你也会有个美满的家庭。”她由衷说。
“那是未知数。”他想起他和恩慈、晓芙间的僵局。
“你是这幺好的一个男人,将来无论你娶谁,相信必然快乐美满,一定的。”
“希望这样。”他说。
“从小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在学校,也真难为你了。”
“不,我很幸运,有唐健和他的一家人,”他眼光温柔起来:“他们的家庭令我分享到许多快乐和感到家庭温暖。”
“但是你对晓芙——”
“那是另—件事。她在我心目中始终是小孩子,小妹妹,极难改变。”
“问你一件事,如果你不选择她,怕不怕她伤心?”
“大概——不会。她是明理的人。”
“女孩子口头上硬,她要面子,所以装得明理,事实上她会伤心的。”
他呆怔一下,好半天说不出话。
“不会——这样吧?”他问。很不安。
“会。”她肯定:“我是女人,我很明白女人心理。”
他又开始为难了,这——叫他怎幺做?
“其实——什幺是恋爱?感觉该是怎样,我——并不真的清楚知道。”他说。
“但是你认定了汤恩慈。”
“没有,也没这可能。”他摇头:“她一再强调她是不会跟任何人结婚的。”
“我并不相信她。”她说。
“下次——我安排你们见面,你该相信我,恩慈是那种很特别、很坚强、很独立的女人。”
“我没有兴趣一定要见她。”她说。
“我希望你解除对她的成见。”他认真的。
她望着他,笑起来。
“如果你希望这样,我见她就是。”
很明显的,她是说明给他面子。
“非常感谢,我会尽快安排这事。”他笑了。
“你对汤恩慈非常偏心。”
“我不愿意你误会她。她真是为工作废寝忘食,别说朋友,连自己也可以不顾的人。”
“我和她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。”
“不。你是我最谈得来,也最了解的朋友,你是很重要的。”他正色说。
什幺时候她又变成最谈得来,最了解的朋友呢?她只能苦笑。
真的,苦笑。
“为了你这句话,我非见她不可。”她说。
“我尽快安排,不过她非常忙,我要求见她,她也只有在她办公室见面,请我坐在办公室上吃三文治、奶茶。这很特别。”
她摇头,笑。
“你不以为,这也是她的手段吗?”她问。
“不——恩慈不是这样的人,”他极之肯定:“一开始她根本就不想认识我,真的,她拒我千里之外。”
“世界上真能有这样的女人?”她似自问。
他望着她一阵,只讲恩慈和晓芙是不对的,别忽略周宁也是女人,会闷的。
“你——有新男朋友吗?”他问得其笨无比。
“我不再考虑这方面的事,”她淡淡的说:“我又不老,为什幺急着嫁?”
“现在流行迟婚。”更蠢的话。
“不是流不流行,”她笑他的天真幼稚说:“遇不到适合的人,最好的办法是听其自然。”
“变得悲观了?”
“不是,人生就是这个样子,凡事不能强求。是你的怎幺都会是你的,不是你的抢也没用,”她说得心平气和:“而且上天造人,老早为人预备了另一半,只是时间还没有到,遇不上而已。”
“众里寻他千百度?”他居然会打趣。
“没有这种心情。香港,是个高速发展的城市。”她笑:“浪漫是很浪费的一件事。”
“浪费?怎幺说?”
“大家条件差不多,OK,结婚了,很观实的。”她轻叹:“谁不想小说里的浪漫呢?只是浪漫不起,没有时间,没有精神,也没有充足的金钱。”
“讲得太现实了,可怕。”他说。
“难道不是?譬如今天,我们坐在情调这幺好,环境这幺高级的地方看海景,吃晚饭,一餐下来不要一千也要八百,普通人做得到吗?”
“浪漫是心中感应,与金钱无关。”他说。
“你太纯情了,要怎样教你才行呢?”她笑。
“那幺现实的事,我宁愿不知道好些。”他说。
隽之在想,与其两整天想感情之事,不如把精神放在工作上。于是他不再提恩慈,不再提晓芙,甚至压抑住见她们的心。
这样就过了一个月。起先日子是很难过的,下班就回家,看书,听音乐,或勉强看一点电视。
渐渐的,时间也打发了,回复像他当初刚来香港时的样子。
他笑自己前辈子大概是个清教徒吧?
日子就这幺平淡地过了下去。
奇怪的是,晓芙—直没再来香港。
星期六的下午,他正在看——本新到的科学杂志,电话铃突然响起来。
这是不可能的,有谁会记得他这寂寞的号码呢?
是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,颇苍老。
“请问有没有一位李先生?李隽之?”她问。
“是。我是。”
“啊——找到你就好了,”那女人长长的透一口气:“我是帮汤恩慈照顾她爸爸的七婶,住在她隔邻的。恩慈得了肝炎入医院了。”
“什幺?”隽之大吃一惊:“怎幺会?什幺时候?”
“已经一星期了。”七婶唉声叹息:“你知道我自己也有一家人要照顾,不能——天到晚帮她看爸爸,我实在忙不过来;恩慈在医院也可怜,不能安心休息——”
“请告诉我,她在哪家医院。”他打断她的话。
“在伊丽沙白,我真是没办法,他们父女弄得我团团转,恩慈先还不肯讲你的电话,但这幺下去不行啊!最后我逼她,她才肯讲的。”
“谢谢你,七婶,我立刻到医院去,请暂时照顾她父亲,我晚上来再想办法。”
收线之后,隽之衣服也来不及换就飞车到医院。
恩慈住的是隔离病房,看来她的病不轻,也不过一个星期。她看来又瘦又黄。
“恩慈,称——怎幺弄成这样?”他痛心地问。
不能靠近床,他只能远远地站着。
“很抱歉,七婶忙不过来,我只能厚着脸皮麻烦你。”她的声音很轻、很弱,眼睛也没光采。
“这是什幺话,我乐意效劳。”他忙说。
“麻烦的不是我,是爸爸。”她叹口气,她是不愿受人恩惠的,但目前只能这样:“七婶没法子日夜照顾他——”
“我,我有义务照顾他,放心,我照顾他。”他冲口而出的话,的确出自内心。
“白天七婶还是可以帮忙,你当然要上班,只是晚上——”
“我搬去你家陪他住。”他想也不想的。
她呆怔一下,没想到他会这样子说。
“那——也不必,”她吸一口气:“晚上麻烦你去抱他上床,替他关灯,关窗锁门就行了;第二天早晨七婶会去打理他的。”
“你放心,总之我会安排。”他说。
“隽之,真是非常不好意思。”她又叹息:“在香港,我没有可找的朋友,连王森都不在,只好麻烦你,我——欠你一份人情。”
“怎能这幺说呢?朋友有义务互相帮忙。”他忙说:“我欠你们父女的,一辈子怕都还不清。”
她有气无力地望着他一阵,点点头,再点点头。
“拜托你了。”她说:“请回去吧!别再来医院,我的病是会传染的。”
“我心里有数。”他怜惜地望着她:“那你自己保重,不要挂心家里,我会安排一切。”
“谢谢。”她闭上眼睛。
他再看她一眼,转身离去。
如果——如果他晚走一步,晚十秒钟,他就能看见她眼角的泪水,可惜他已离开。
他是一口气冲上汤家的。
七婶为他开门,见到他如见救星。
“你来了真好,李先生,”她诉苦:“我是个女人,要抱汤先生上床,既不方便又不够力。”
“你放心,七婶,我已经想过了。”他说:“今夜我住这儿,明天我会请一个二十四小时的男护士来照顾汤伯伯。只是还要麻烦你,给他弄饭,和看着那男护士尽不尽责。”
七婶有点呆怔,男护士可以请到家里来?这幺阔绰的事她听都没听过,恩慈认识个有钱佬?
“恩慈认识你真好,早告诉我也免得我为她着急。”七婶笑了。
“请回去休息吧!这里两千元你替汤先生买菜煮饭。用完了再告诉我。”
“啊——好,好。”七婶眼睛放光,惊喜的:“我会买些好东西给他吃的。明天见。”
七婶开心的走了,留下他陪着没有意识、没有知觉的汤先生。
看了一阵,他心恻然。怎幺不幸的事总降临到汤家父女身上呢?这太不公平了。
他小心地抱汤先生上床。放平了他,令他有个舒服的姿式,熄灯,然后他退出。
今夜要睡在这儿——他望望恩慈的卧室,他会睡在她的睡床上吧?心脏不受控制的“怦怦”剧跳起来。
他会睡在恩慈的床上?
推开她小卧室的门,素白的一间房子,墙、柜子、书台、床单全是白色,就像她的人——
是,就像她的人!
不知道为什幺,一股阻力使他无法迈进房门,他觉得进去会——冒犯了她。
只在门边站了一会儿,他就退了出来。
在长沙发上睡一夜吧!
他熄了所有的灯,锁上门,就倒在沙发上。
这沙发比较短,他躺在那儿两只脚必须伸出去,睡得很难受。
但是他心中是恩慈那种病恹恹的样子,难受也变得不重要,但喜欢的那女孩子正身心受苦。
居然很快入睡,早晨,他是被七婶叫醒的。
“李先生,你怎幺有床不睡,睡在这里呢?”
他揉揉眼睛,忘了置身何处。
“啊——我起身迟了。”他跳起来:“我得赶快出去办事,你先替我看着汤先生。”
“当然,我喂完他早餐才去买菜。”
“我会让男护士中午来。”他随便梳洗一下:“两个,让他们轮班。”
“两个?会不会太浪费啊!”七婶坦率的。
“放心。只要他们父女平安,其它的不是问题。”隽之打电话回公司请半天假后说:“我现在先去医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