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作家列表 > 杜默雨 > 妻子好合 >  繁體中文 上一页  妻子好合目录  下一页

妻子好合  第15页    作者:杜默雨

  回想那年呀,庆儿也是三岁,珣儿更小,才一岁,母子三个也是如此一路仓惶赶路,漫天大雪,茫茫不见前路,赶了又赶,赶得累病不堪,仍不知要赶往何处去。

  这些天赶路,她偶尔会浮现起当时的感觉,但她明白,如今是赶回宜城奔丧,身边有丈夫孩子,一家人团聚一起,完全没有害怕的理由。

  也许,她怕的是……即将回去她以为再也不会回去的宜城吧。

  她转过身子,还有四只亮晶晶的大眼瞅着她看。

  “娘,爹不睡吗?”庆儿稍微支起头,望向站在窗边的爹。

  “爹等会儿就来睡了。”琬玉摸摸他的额头,又望向他身边的玮儿道:“你们先睡,别让爹担心。”

  “好。”玮儿转身跟庆儿道:“我们睡了,爹才会睡。”

  “玮儿当大哥最懂事了。”琬玉再为这对兄弟拉整被子。

  确定兄弟都已合眼,她这才起身,直到薛齐的身边。

  虽然薛老太爷是寿终正寝,安详离世,但骤失老父,他的哀伤和震惊仍是难以平复,自接到消息以来,他很少言语,更多时候是失神呆坐,无心整理的髭须已爬了满脸,更显他的憔悴忧伤。

  而她能做的,就是照料好四个孩子,照料好他。

  “齐?”她轻轻握住他冰凉的手。

  “琬玉你瞧,桃花开得多好啊。”他声音也轻轻地,目光凝定在暗黝的窗外,那边植了几株桃树,房里的烛火映出星星点点的桃花。

  “是很好。”

  “六岁那年,桃花开了,爹带我去看田地新插的秧苗,指着好大片好大片看不到尽头的水田说,这以后都是你的了,回家就跟爹学算账吧,我说,我不想学算账,我想念书。”

  琬玉红了眼睛,仍是握紧他的手,倾听他的心情。

  “爹说,你想念书,那就念,爹供你念,于是我念呀念,竟然念到了金榜题名,他好高兴,接到了消息,还在宜城放了半个时辰的鞭炮。”

  “我记得了,那年我十四,五岁吧,即使住在城外都听到了。”

  “想想我这辈子呀,爹一直在帮我,成就我……”

  夜风幽幽吹过,拂下了桃花,零零落落,回归大地。

  “爹是我的福星啊,他帮我……让我娶了你,这回,他离开了,还不忘帮我,让我及时从政争中脱身……唉,唉呀。”

  那重重两声长叹扯痛了琬玉的心,她咬紧下唇,用力忍住泪水。

  “齐,你累了,上炕睡吧。”她试图拉他。

  “我睡不着。”

  “那坐下来,别老站着。”

  她拉他不动,便去搬来椅凳,硬是按他坐下,再紧紧地抱住他。

  没有任何言语能抚慰他的丧父之痛,她能做的,只是陪伴他,轻轻柔柔地抚摸他的头发,让他安歇在她的怀里。

  她不会害怕回去宜城了,虽然那里曾是她不堪回首的伤心地,却也是夫妻俩出生长大的地方,两人同看一座青山,共饮一条河水,而他曾经走过的绿油油稻田,她也曾经走过,还伫足惊奇于那垂下的饱满稻穗。

  宜城是他们的故乡。

  大炕上,两兄弟悄悄地缩回偷看的目光,拉被过头,将整个人蒙了起来,也把交谈声音藏进了被窝里头。

  “大哥,我想……”庆儿抓捏被子。“那件事……我不问了。”

  “也对。”玮儿回道:“爷爷过世,爹很伤心,以后再说。”

  “那我还是你弟弟吗?”

  “庆儿,你当然是我的弟弟。”玮儿伸手过去,握住了庆儿的手。

  “呵。”庆儿也用力回握大哥的手,安心入睡。

  赶路暂居的房间里,终至沉静无声,星空下,有桃花瓣吹落地,也有藏在枝头的新生花苞,即将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来。

  薛老太爷百日后,宜城的薛家大宅恢复平静日子。

  夏末,薛齐带着玮儿和庆儿再赴京城一趟,将当时来不及收拾的书籍衣物整理妥当,运回宜城,并将宅子托付给阿金夫妻看管。

  另外,此行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将阿蕊迁回宜城的薛家祖坟。

  捡骨告一段落,薛齐坐在棚下等待师傅整理坟地。

  “带大娘回家了。”庆儿坐在他身边,看着新封好的青玉骨瓮。

  “庆儿这次来,大娘一定很高兴。”薛齐欣慰地微笑道。

  原先琬玉还想一起过来,是他说服她留在宜城照顾孩子,以免再受奔波之苦,由他带上玮儿即可,她这才打消念头,但仍要求庆儿同行祭拜,以尽一个同父异母弟弟的孝敬之意。

  “爹,大哥的亲娘是大娘,所以他不是娘生下来的?”庆儿又问。

  “是的。”薛齐不意外他的问题,孩子八岁了,终于长大了。

  “爹和娘成亲前,已经有我,所以,我不是爹亲生的?”

  “没错。”

  “大哥的亲娘在这里。”庆儿又转头看了一眼青玉骨瓮,再望向爹,大眼里尽是疑惑,“我的亲生爹在哪里?像大娘一样死了吗?”

  在那双急欲解答的孩子瞳眸里,薛齐明白,该来的总是来了,孩子已非懵懂,而是有自己的心思和感觉了。

  玮儿看完师傅填土,也走过来棚下,坐在父亲身边的小凳。

  “玮儿也一起听吧。”他说出了萦绕心底多年的想法,“庆儿的亲生爹……他没有死,他还活着。”

  “啊,还活着?”庆儿好惊讶。

  “他在哪里?怎没来找庆儿?”玮儿帮忙问。

  “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,暂时不会回来。”

  “他为什么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?”两兄弟几乎异口同声。

  “来,玮儿,庆儿,爹先问你们一件事,你们喜欢爹吗?”

  “喜欢。”又是异口同声。

  “爹也很喜欢你们两个好儿子。”薛齐伸出双臂,拍拍身边的两个小肩头。“而爹,也很喜欢我的爹,也就是你们的宜城爷爷,这回他过世了,爹很伤心,你们都看到了。”

  两兄弟点点头。

  “庆儿的亲生爹,他也是这样。他很爱他的爹,他的爹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,他怕他爹年老没人照顾,所以陪着老人家一起去,这样就能服侍生活起居了。”

  “他跟另一个爷爷去很远很远的地方?”庆儿试图弄清真相。

  “正是。”

  “很远很远的地方在哪里?”玮儿仍有疑问,“爪哇?锡兰?天方?”

  第8章(2)

  “你‘西洋番国志’都看过了?”薛齐露出赞许的眼光,笑道:“天方在哪里,爹也不知道,但庆儿的亲生爹应该没跑那么远。”

  “没跑那么远,那跑哪儿去了?”玮儿还是不满意爹的解答。

  “爹不知道。”

  “不回来了?”庆儿也问道。

  “爹刚说了,是尚未回来。”

  “以后他会回来找我吗?”

  “爹不知道。”

  “我跟珣儿,是同一个亲爹?”

  “是的。”

  “爹你见过那个爹吗?”

  “没有。”

  小兄弟习惯性地对看一眼,爹这么有学问,总是有问必答,而且还能滔滔不绝,答得比他们问的还多,可如今……竟然一问三不知。

  薛齐亦是汗流浃背,简直是在应付比科考还艰难的考题。

  他这辈子以来,说话向来条理清晰,绝不模棱两可,更不会说谎,可孩子尚且年幼,他除了尽量语带保留且婉转,又要如何将江家和那个爹的事情说得明白?况且琬玉从来不愿提起这件事,万一孩子……

  “对了,你们可别拿这事去问娘。”眼见两兄弟又要问为什么。他赶紧接下去道:“她觉得现在还不是跟庆儿说这事的好时机,先别问。”

  “为什么?我懂事了呀。”

  “是懂事了。”他微笑摸摸庆儿的头。“玮儿庆儿,爹问你们,你们正在学诗经,有时候翻到后头,没有夫子解说,是不是看不懂?”

  两兄弟猛点头。

  “很多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。现在看来,可能很难理解,但过了几年,年纪大一点了,有了学问,也有了长进,再来看事情,便明白了。”

  两兄弟越听越迷糊,不就问那个“爹”在哪里,怎么变成读书了?

  “珣儿,珏儿也还小,等过几年了,你们都大了,娘她会再找个适当的时候,找你们一起说。”

  薛齐暗自一叹,唉,这样可以搪塞过去了吧。

  “在那之前,你们也不能跟珣儿珏儿说,更不能跟娘说,我们才回宜城,娘她很忙碌,要照顾你们和妹妹弟弟,又要认识咱薛家一大家子的叔叔婶婶堂哥堂姐的,还得打理宅子里里外外的事情,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,不要再让娘烦心,好不好?”

  “好。”兄弟俩乖巧地应允,他们最听爹和娘的话了。

  “玮儿,庆儿,你们绝不能说这事。”他再次强调,语气坚定。“这是我们男子汉之间的约定。”

  “哇。”小兄弟听到男子汉三个字,眼睛都亮了。

  “咱爷儿击掌为誓。”他伸出手掌。

  “来了。”庆儿立刻将他的手心叠上去,啪的一声好响亮。

  “我也来。”玮儿也叠上他的手。

  “好儿子。”父亲的大手掌紧紧握住两只与他立誓的小手。

  白云悠悠,原野辽阔,总有一天,孩子会长大,到了那时,眼界开了,心思宽了,今天说不清的事情,再一一道来吧。

  将所有的事情忙完了,宜城已下过今年的第一场雪。

  过年前,薛齐心情轻松,带了妻子儿女,准备好好逛上十几年没走过的宜城大街。

  琬玉跟孩子们一样期待,雀跃不已,一方面得拉住兴奋乱跑的孩子,一方面也得克制自己别像个小姑娘开心地跟着跑了起来。

  “好香。”薛齐走在街上,鼻子嗅了嗅。

  “是程实油坊。”琬玉遥遥望见了屋前的牌匾。“宜城百姓几乎都是吃他家的油长大的,听说有一百年的历史了。”

  “哎。”薛齐一叹。“我托家兴带程实油坊的好油上京城,拿去送人,却不受青睐。”

  “那是他们不识货。”琬玉笑道:“还有你,也是宜城的特产,脾气忒硬,个性忒倔,人家的油是香的,你是臭的。”

  “哈哈。”被老婆调侃,薛齐倒是乐得大笑。

  油坊门口堵了一群婆婆妈妈,打完了油还不走,围着一个素衣姑娘聊起天来,大门右边不挡路处,一个少年公子坐在一把黄花梨木圈椅上,后头站着入个雄壮威武的随从,好似戏台摆开阵势似的准备唱戏,俊美公子则是笑容可掬,悠哉游哉地摇头扇子让人看笑话。

  “人好多。”琬玉伸长脖子瞧了下,自忖挤不进去。“对了,没带油瓶出来,怎么打油呀。”

  “就算你带出来了,还要逛街呢,怕拎着油瓶太重。”薛齐笑道:“回头再叫家人过来打油吧。”

  一家人继续往前走,孩子们许久没出来走动,一路在前头兴奋跑跳,夫妻俩倒也安心让他们这边瞧瞧,那边看看,因为玮儿会牵住珏儿,庆儿则和珣儿手拉手,看到新奇有趣的事物,便回头喊爹娘过来看。

  “这边有一家布庄,我正想剪块布缝新衣。”琬玉一边踏进布庄,一边吩咐薛齐:“你叫孩子过来。”

  台面上摊开了几匹大花布,两个买布的女客似有意见,那伙计头一转,往后面扯开喉咙喊道:“长寿,长寿,你顺便拿一匹印花红绸出来,在左边柜子最上边。”

  “来了。”布帘后头传来了高声回应。“马上拿出去了。”

  琬玉心头大震,完全不愿再去理解她听到了什么,立刻退出门外。

  “怎么出来了?”薛齐都还来不及叫上孩子,就见她出来了。

  “这边的花色我不喜欢。”

  “看一眼就知道?”

  “好啦,往前逛吧。”她轻推了他。

  “孩子在看画糖。”薛齐笑指围在画糖小贩摊子旁的孩子们,也走了过去,“去看看人家的手艺。”

  琬玉跟在他身后,趁空将在布庄里憋住的那口惊慌吐了出来。

  抬起眼,便看到大街尽头的一户大宅,透过冬日略带雾茫的阳光,依稀是昔日的宏伟大门,飞檐琉瓦……不,  那不是雾气,而是陈旧了,蒙尘了,全然是一栋死气沉沉的荒废宅子。

  好几年前,她坐在喜轿里,沿着这条大街,在喧天锣鼓声中给抬进了那座大宅,然后,她在其中一座院落生活了两年,再逃了出来……

  她收回视线,按住心口,将不安的心跳用力压了下去。

  大街上人来人往,各自奔波定路,就是没有人会看那宅子一眼,仿佛昔日的江家大宅早就不存在了,是生,是灭,皆不干他们的事。

 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,加快脚步,赶上丈夫和孩子,薛齐已经为孩子们买了画糖,一个个舔得津津有味。

  她露出微笑,继续逛街,见到对面另有一间布庄,心情又跃动起来。

  “玮儿,带弟弟妹妹来,娘给你们挑花色,画糖可别拿进来喔。”

  “爹。”玮儿立刻将画糖递了出去,其他三个也纷纷递给爹。

  “爹,这大马儿是我的糖。”小珏儿特别交代,大大的黑眼睛盯紧自己的画糖,“你不可以吃喔。”

  “哈,爹不吃。”薛齐手中一下子就接了四支画糖,笑道:“爹帮你们保管就是了,去,去找娘。”

  拿了四支画糖,他一抬眼,看到对面书肆店招,只能徒呼荷荷。

  琬玉也知他不爱逛布庄,在京城逛街时,就她带孩子们看布,看有趣的玩意儿,他则去逛书肆或画铺,可现今他手里拿了四支画糖,琬玉怕画糖沾了新布,他也怕去翻书给沾上了,惹店主生气呀。

  无奈何,只得站在布庄外面等候,欣赏一下宜城街景吧。

  大街摊商迤逦拉开,热热闹闹的,可越往尽头的那间大宅越是人少车稀,往往逛街的人还走不到那儿,就折了回来。

  年少时,他常常出来逛大街,买个纸笔,吃碗点心,而越往大街尽头的江家大宅走去,越是热闹,那时江老大人声望如日中天,即使人在京城为官,宜城老家的大宅仍是门庭若市,各式人物往来络绎不绝,连带附近商家也沾了不少光,生意好得不得了。

  如今,何止是门前寥落,根本是没人愿意靠近那荒废的宅子。听说官府没入后,卖不出去,只得年复一年贴着封条,日子久了,门前参天的梧桐树无人修整,粗大树枝胡乱窜生,连闹鬼的传闻都出来了。

  刚才,琬玉必然是瞧见了,不知她是否因此影响了心情?可即便她有任何想法,还是藏在心底,不会让他知道的。

  一个老伯走过去,眼角瞄到了他,又倒退两步走回来,抬起头,眯起眼睛上上下下将他从头看到脚。

  “咦。”老伯惊喜叫道:“这不是薛家的齐哥儿吗?”

  “钟大伯,您老康健。”薛齐认出他来了,微笑问候。

  “哎呀,你还记得我?”钟大伯乐得手舞足蹈,“齐哥儿……不不,喊错了,薛大人呀,早听说您回来了,今日才见到你。打从你考上进士后,就没见过你了,教我好想你呀。”
欢迎您访问浪漫一生言情小说阅读网,努力做最好的免费言情小说阅读网!

 
 



言情小说强烈推荐:古灵 简璎 寄秋 艾蜜莉 黎孅(黎奷) 金萱 忻彤 于晴 典心 凯琍 夙云 席绢 楼雨晴 余宛宛 蔡小雀 言情小说作家列表: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第15页已经更新并由网友上传至浪漫一生言情小说阅读网、本书的文字、图片、评论等,都是由喜欢杜默雨的作品<<妻子好合>>的网友FANS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,阅读更多小说请返回浪漫一生言情小说阅读网首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