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孙王求亲得亲,她奉召不远万里来嫁他,却连在婚礼上都见不到他的面。
尽管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,解释了他的缺席,可他的冷漠,仍在解忧心里留下很深的阴影。
她忧虑,在这样的阴影下,她要如何开启她的新生活?
“公主不必想太多,吾王是个公正诚实的男人,一定会善待公主。”
翁归靡的声音穿透过她迷惘的思绪,她倏然一惊──这个男人会读心术不成?
“大禄认为我在想什么?”解忧转回头问他。
翁归靡勉强扯出一个笑容。“公主不是在思乡吗?”
第2章(2)
不是读心术……不过这个男人倒是满可爱的,居然会猜测她的心事。
看着对方纠结的眉宇,解忧的心情陡然放松,微笑道:“我没有思乡,只是在想贵国国王和我自己。我相信大王向吾皇求亲,并不是想要得到一场婚姻,而是想要一个保障;因此,身为和亲公主的我,不该有太多的期待。”
她的话直接而坦率,让翁归靡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,骗人的话也决定不再说。
而解忧似乎并没期待他回答,才说完,就飞快地掉头,看了看天空和狂欢的人群,纠正道:“不对,我还是有很多期待的。既然已经来了,我就要尽快学会你们的语言、融入你们的生活。我喜欢草原和蓝天,喜欢草地上奔跑的牛羊和骏马;我要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,让自己快乐,也让其它人快乐。”
她神情认真,丝毫没有意识到,自己正将心里话告诉给一个认识不足一天的男人,也没有察觉她的话,竟让那个男人无比感动。
翁归靡没料到,同样是年轻漂亮的大汉公主,这位却与前一位有着天壤之别。
他对细君公主初到草原时,整日以泪相伴、哀怨幽歌的情景记忆犹新。
那时,纵使王上付出全部时间和精力,小心地呵护她、宠爱她,也没能止住她的泪水。
可眼前这位公主,即使面对国王的冷落,却一心想着她的“和亲”责任,想着要尽快融入他们之中、适应草原生活。
对此,他怎能不感动?
“只要公主有这样的愿望,就一定能实现。”他强抑着内心的澎湃回复。
“你真的认为我能做到吗?”想到不愿见她的夫君,解忧不甚确定地问。
“绝对能!”听到她不再称呼他的头衔,翁归靡双目迸发出热情的光芒。
注视着他闪亮的黑眸,解忧既兴奋又怀疑地问:“我和细君是堂姊妹,细君来了几年,都无法融入你们的生活;我与你只刚认识,你如何能确定我不会像我堂姊那样哀愁悲戚、郁郁而终?”
翁归靡神情专注地凝着她,毫不讳言地回答:“你与你堂姊不同。虽然我们刚认识,但臣下和族人们,都已经看到了公主的坚毅和勇气、开朗和快乐。试想一个喜欢草原和毡房的王妃,怎能不被她的子民爱戴?”
没想到在这个莽荒之地,还能听到如此暖人心扉的话语,解忧激动地说:“希望大王也像你一样了解我。”
说完后又觉得不妥,她赶紧补充:“我是说,我希望能与大王和睦相处。”
“不必解释,我明白。”翁归靡温和地微笑。“两天后,贵国的送亲使节和护兵,就要返回大汉了,臣下希望他们走后,公主也能保持这种乐观开朗的个性,那将有利公主很快达成心愿。”
解忧调皮地做了个鬼脸,装出愁苦的样子。“如果我的个性,在过去二十年都不曾变过的话,那又有什么理由担心它会在此刻忽然改变?”
“说得也是。”她的话和顽皮的神情,惹得翁归靡哈哈大笑。
他的笑声宏亮,解忧望着他英挺的面容,开心地问;“那我们呢?”
翁归靡止住笑声说:“臣下陪同公主等留居夏都,秋分时再返王庭。”
解忧颔首,她知道乌孙国由于气候差异显著,因此有冬、夏两个都城。
特克斯城是夏都,而冬都赤谷城,距此地大约九百里,是乌孙国主要的都城。
如此算来,她将在这里停留近两个月,不知国王是否会来这里与她相会?
这时,一群乌孙少女涌来,将翁归靡拉起。
解忧注意到,喧腾的人群正逐渐向场中心集中。
数十名男女或弹拨胡笳,或吹奏竹笛,其它人则一圈又一圈地,围绕着巨大的篝火,和着音乐唱歌,跳起舞步简单,却节奏感强烈的胡舞。
在少女们叽叽喳喳的笑闹中,翁归靡转身对解忧说:“公主一起来!”
解忧摇摇手。“我从来没跳过舞,还是让我看看吧。”
于是,翁归靡单独被姑娘们拉进了舞蹈者的行列。
解忧惊奇地发现,踏着音乐的节拍,翁归靡高大的身躯竟一点都不笨拙;他刚劲奔放的舞步,灵巧的移动和旋转着,与他优雅的舞伴配合得十分有默契。
更让她惊讶的是,不仅身为族长、翕侯和乌孙国相大禄的翁归靡在跳舞,就连其它王公贵族和长老,也纷纷出现在舞场上,安坐在原处的,只有她和邻座的大汉使节等。
明亮的火光照耀着每一张快乐的脸庞,看着这些地位崇高的“大人物”,与普通牧民欢歌起舞,她被感动了。
西域的苍凉和凶猛的草原狼也许令人畏惧,但却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;胡人的不拘小节和耿直豪爽,或者显得粗鲁野蛮,但却是能歌善舞、勇猛热情的民族。
听着激昂欢快的琴声,看着纵情狂舞的人群,她的心,不由跟着富有变化的节拍跳动。
“公主想不想跳舞?”
芷芙的声音从篝火另一端传来,解忧用手挡着火光寻找她。“不想,我笨手笨脚的,那舞可不好跳。你干么不走过来?隔着火焰,我看不见你。”
话音才落,芷芙已经从火堆后走来,在她身边坐下了。
解忧拍掉她衣服上带着露水的草屑,笑道:“你又跑去哪里探险了?先前我还看到你与嫽儿在跳舞呢,怎么一转眼人都没了?”
“跳舞没劲。”芷芙瞥了眼狂欢的人群,柳叶般的秀眉更弯了,小嘴严肃地抿起。“奴婢找人去了。”
“找谁?”
“译长。”
“找他干么?”解忧追问,她知道芷芙性格内向,惜字如金,若想从她嘴里问出什么事,就得一个字一个字地,从她牙齿缝里抠。
“问他乌孙王为何怠慢公主!”
解忧大惊。“你真问了?”
“没有。”
“幸好没有。”解忧吁了口气。“人家都已经告诉我们,大王无暇脱身,特委派相大禄代为迎亲。兄代弟娶、弟代兄婚,这是他们的习俗。”
“假的!”
“为何如此说?”
“奴婢偷听到他跟匈奴使节说,乌孙王没事,他不来,是因为他喜欢早已封为左夫人的匈奴女人,娶公主只是为了安抚吾皇。”
解忧心头一黯,她知道芷芙曾随她的游侠父亲,在匈奴贵族家当过差,会说匈奴话,因此绝不会听错,而这恰好解释了,为何军须靡从下聘到迎亲,始终不曾出现的原因。
原来,他所谓的“为国事忙碌”、“为早逝的细君公主和婴儿悲伤”等,全是欺骗汉皇的谎话、全是搪塞她的借口!
“我就知道他迟迟不与我见面定有问题。”解忧平了平烦躁的心情,冷静地分析。“但即便如此,我们也只能听其自然,继续往前走,反正我从没想过嫁人。陛下送我来和亲,为的是联乌抗匈,保我朝边境平安,除了留下来完成使命,我别无选择。”
“没有选择,也不该任人欺负!”芷芙紧抿双唇,一对明眸聚集怒火。“奴婢找那乌孙王去!”
“不可!”解忧严厉地阻止她。“你经历过家变,难道还不知道王权的冷酷和无情吗?且不说你一个侍女地位低下,就算我的生命,又有谁在乎?我们去找他,能说什么?那是自取其辱、自寻死路!”
“公主……”见她生气,芷芙慌忙跪起。
“坐下,别引人注意!”解忧一把将她拉下,压低嗓子说:“我知道你是为我打抱不平,可是我们初来乍到,言行举止无不关乎两国联盟,得谨慎。况且我真的不在乎是否得宠,保住汉乌联盟,这才是我来这里的真正目的。”
“奴婢听公主的。”芷芙为自己惹主子生气而感到懊恼。
见她如此,解忧的脸上重新露出笑容,安抚她道:“你别为我担心,乌孙王还没见过我,等见过面后,我相信就算做不成夫妻,他也能成为我的朋友。”
芷芙看着她自信的笑容,知道单纯善良的公主,目前还无法理解被夫君遗弃的痛苦,而她着实希望,那样的痛苦永远不会降临在美丽的公主身上。
号角声响起,主仆两人向频频欢呼移动的人群,看了一眼。
更多的人涌入草场,但她们无心理会,仍各自想着心事。
对于婚姻,解忧没有太多期待和了解;因此,得知乌孙王喜欢的是匈奴公主,对自己毫不关心时,她除了略感失望外,并不觉得痛苦。
相反地,她还松了口气。明白自己的处境后,她对未来就不会有过高的期望。
尽管乌孙王娶她,就像她嫁给他一样,只是为了继续保持汉乌友好关系,但这反倒让她生出信心,有把握能在今后的生活中,与乌孙王和睦相处。
既然他和她的目标一致,那么,他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成为朋友?
与公主的乐观相比,芷芙的情绪则十分低落和充满忧虑。
公主虽然出身坎坷,但一直有亲人和朋友陪伴保护,因此心地纯净透亮、感情真挚无伪,对人和事,总是心存善意;如今她远嫁乌孙,却遭到夫君的冷落,今后的日子必定难熬。
她发誓,要担负起照顾和保护公主的责任,绝不让公主受到伤害!
“公主,快来看,相大禄与第一武士,正在比赛角力呢!”当又一阵牛角号声响起时,冯嫽兴匆匆地跑来禀告。
“真的吗?走,去看看。”一听是汉朝颇为盛行的角力比赛,解忧也兴奋地站起身,拉起芷芙,就跟着冯嫽跑向人潮涌动的草场。
围得密密麻麻的人群,大吼着为比武双方助威,看到大汉公主到来时,人们都主动给她让路。
解忧也不管别人是否能听懂,便一路道谢地走了进去。
两个上身赤裸、头发散乱的魁梧男人,正互相紧扣着对方的手臂,头顶着头,在场心转圈子,而他们顿住、僵持不下时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虽然看不到两人的脸,但解忧还是认出了翁归靡,并为他捏了一把冷汗,因为他的对手比他更粗壮威猛,光那肌肉遒劲的肩背和黑亮的胳膊,就足以令人胆寒。
然而,翁归靡忽然腰杆一扭,在暴吼声中,将对手摔倒在地。
四周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,解忧看到他直起身来,笑着对倒在地上的对手说了些话,那人翻身站起,却忽然伸脚想将他绊倒,而翁归靡则灵巧地抓住对方粗壮的腿,再次让对方狼狈倒下。
男人躺在地上大声呻吟,但他的声音,被周遭更大的笑声掩盖了。
翁归靡抬起头,看到解忧时,先是一愣,随后咧了咧嘴,露出洁白的牙齿,对人群大喊了一声,人们涌向呻吟的勇士,他则大步向解忧走来。
“公主看这样的角斗,会不会觉得我们很野蛮?”
“不会的,在家乡时,我们也常看角力比赛。”解忧回答,视线不由得被他布满汗水的雄伟胸膛给牢牢吸引住。
长这么大,她从没见过如此刚劲壮美的躯体,那一块块、一条条隆起的肌肉,仿佛坚硬的石块,镶嵌在他的双臂和前胸;就连她一向认为最脆弱柔软的腰部,也充满了力量。
也许是感受到她的目光,翁归靡伸手匆忙地在胸前抹了抹,并用乌孙语大唤了一声,立刻有人抱着他的衣服跑来。
解忧蓦地意识到自己失态,不由涨红了脸,赶紧转开眼。
翁归靡接过衣服,边穿边延续她的话。“臣下差点忘了,汉朝天子正是以此训练将士的,公主自然时常目睹。”
“那倒不然。”解忧竭力不去看他,担心自己的眼睛,又跑到他衣衫不整的身上去。“在我的家乡,角力与蹴鞠一样,是民间常见的游戏。”
“是吗?那日出时的赛马会,公主一定喜欢。”
“我当然喜欢。”解忧看了看天边,急切地说:“你看那道银边,很快就该日出了!”
“是的,高山草原日出早,日落迟。天就要亮了。”
第3章(1)
翁归靡说轻了,解忧对乌孙人的赛马会何止是喜欢?她简直迷上了它!
当一百多匹矫健壮美的“天马”,在朝阳中奔驰而来时,她的心随着那有力的马蹄声飞扬;当竞技者在“飞马射箭”、“马上角力”和“叼羊”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比赛中,展现出高超的骑射技艺时,她几乎忍不住跳下台去;当看到自己欣赏的马落后时,她恨不得跨上那马背,亲自驱策骏马奔向终点;当胜利者得意洋洋地将他丰厚的奖品展示给大家看时,她希望那个赢得荣誉和胜利的人,是她!
眼前的骏马,让她格外怀念起自己曾经有过的坐骑。
汉朝皇室崇尚武功,诸侯王皆仿效皇宫养马狩猎。
四岁时,现任楚王送了一匹瘦弱早产的小马驹给她,从此小马驹就成为她的“朋友”,她悉心照顾它、陪伴它。
小马驹长大后,竟出人意外地,成为一匹出色的骏马。
可就在她奉召和亲时,楚王收回了那匹马……
此时此刻,她是多么渴望能跨上马背,重温驰骋山野的痛快,而不是干坐在这里,眼巴巴地看着骏马飞驰而过。
如果我能在这片大草原上纵马奔驰,那该有多好!
解忧在心里期盼地想,但她也知道,那只是一种奢望。
无论怎样向往,她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身分和责任。
如今的她,已不再是彭城楚王府里那个无人关注的刘解忧,而是大汉皇帝钦点的和亲公主。
肩负着朝廷的重任,她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汉室的尊严,绝不可随意而为。
坐在专门为欣赏赛马而搭建的木台上,解忧瞟了眼环绕在她左右的一大群乌孙国王公贵族,和西域各国的使节。
想到娶她,却不要她的乌孙王,她硬是将内心的渴望,深深地埋进心底。
“公主可喜欢看赛马?”身边的翁归靡突然问她。
“很喜欢。”
“那为何公主看起来很不开心?”
解忧心中一惊,他分明一直关注着赛场,怎会留意到她的心情?
“我没有不开心,只是震惊。”她掩饰着惊讶,迅即回应,并反守为攻地问:“难道大禄初次看到这么多骏马同场比赛、欣赏到如此高超的马上技艺时,未曾感到震惊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