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
北大开学的日子很快就到了,书尧早早便辞别了家中长辈和……妻子,从都儿岭下来,搭车换船的回到北京城去。
一进校门,就看见大家正热闹滚滚的迎接新生,走进此,便觉得全世界的知识都聚集在此,取之不竭。
走过社团摊位,见到每个人都卯足劲,使出浑身解数,以吸引新生的青睐,那景象着实教人发噱,走过“真言社”时,有人唤着地的名字,是他同班同学吴忠义。
“书尧,什么时候回来的?”吴忠义亲热的揽住他的臂膀。
“前天。”书尧试着拉开距离。他向来不喜欢这个同学、嘴巴税利不说,偏偏喜欢发表一些煽动人心的演讲,虽说国家目前正处于危难之际,是所有人该注奋起的时候,但他不喜欢他那种狂热得硬要别人认同他的想法的态度。
“这两个月的暑假,过得还开心吗?”他用力拍著书尧的肩膀,“哪像我们命不好,想回家都没办法。”吴忠义是东北流亡学生,此刻东北已被日本占有,成立伪满洲国。
书尧将他的手拿开,听到这种话,想不难过都不行,他叹了一口气,不知该说什么。
这时,有人从他们背后重重打了一下,是另一个同学罗平,人称小罗,他一把就把书尧拉了过去,“哎呀!你总算回来,我可想死你了,‘爱国忠义’,不好意思,我们社团正急需人手,所以课堂上见了。”他一边说,一边拉著书尧快步往前走,不理后面射来的不满眼光。
离开那人的视线后,两人才停下来喘口气,相视而笑。
书尧看着这个在校园中和他最要好的死党,“谢了,要不我真不知该如何脱身。”
“你就是太好说话了,才会被他那种人盯上。”罗平擦着额头上的汗珠。
他人长的高高壮壮,站在书尧身边,更显得他粗犷不羁,像头猛大牛,也不晓得为什么,打从大一同班开始,他便和书尧一见如故,进而成为好友,并经常在一起,好似书尧的守护神。
书尧有些无奈的摇摇头,“不过听他那样说,我还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,比起那些有家归不得的人,我实在幸运太多。”
罗平摇摇头,“你还真呆,三两下就被他唬住,难道不晓得他是故意说给你听?”
“我知道呀,只不过不知道他动机为何,倘若他是要藉此抒发心中的不满,就让他算了。”他从不为此事计较。
“啧!啧!亏你还是第一名考进来的,书呆子,他是别有用心!才不是要抒发什么不满。”
听到这个虽不喜欢、但又不得不接受的外号,书尧只有纳闷的表情,“此话怎讲?”
“他看准你刚从家里回来,荷包鼓鼓的,要你多挖出些个银子,给他成立的‘救国会’。”
“救国会?”
“就是那些走‘左派’的人组成的。”小罗突然压低声音说道:“听说他们在今晚的迎新会上,打算对新生收取捐献,你的家境向来不错,又好哄、好骗、好说话,难怪人家会对你下手。”
“我有那样呆吗?”被人说成这样,害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
“对!你就是那样呆。”罗平很干脆的说道。
书尧只有摇头苦笑。
两人并肩慢慢朝他们所属的社团摊位走去,书尧和一群喜好文字的人共同创办刊物,虽然规模没办法和由陈独秀等教授所办的“新潮”相比,但主要是以北大学生对当前政局、时事的一些评论为主,取名为“时新社”。
大老远的,就听到他们社员的林鹃,站在由两张桌子并成的临时访台上,对围观的大一新生们演讲。
“……身为现代中国新主人的我们应该要做什么、要懂什么,你们知道吗?我们绝对坚决要求,现在是停止内战,共同抵御外侮的时候!日本都已经堂皇入门,占我东三省,难道我们还要任凭其宰割?”
书尧听了一会儿,便和罗平走开,走近正热心散发社内刊物的社员们。大伙一见书尧,全热情的拥上来。
“书尧,你可回来,大家都想死你了。”
“这次回家探亲如何?”
“有没有带土产给我们?”
听大伙你一言、我一语的争相发问,书尧开心的笑了。对了!就是这种感觉,充满活力和朝气,在家这两个月,他一直觉得若有所失,原来是想念这些老同学,他笑着向大家说道:“有带一些土产给你们打牙祭,今晚就到我那好好吃一顿,庆祝开学,好不好?”
“当然好呀!”立刻响起热烈的欢呼。
书尧不是社长,但深受社员们爱戴,他人看起来柔弱斯文,但他有双充满睿智的眼睛,使他整个人散发沉着稳重的气质,令人信赖,更别说他的文笔极佳,为社上之冠。
“书尧哥,你回来了?”一个柔美的声音从一群人后面传过来,众人立刻让出一条路,出声的是他们社上另一名女社自朱敏琦。
朱敏琦是北大校园公认的十大美女之一,人长得美不说,文采佳,气质雍容,家世良好,听说她爷爷是前清官员,打从她一进校园,便吸引了无数男性的爱慕,由于在众社团中,她独加入时新社,所以也为时新社招募了一大群社员。因此,今天时新社小有局面,她功不可没,所以很自然的,大家就推她当社长。
书尧看到她,心跳有一会儿不规则,她的美,总是让人喘不过气来,但他随即将这份感觉压下去,露出温和的笑容。“嗨!”
“刚刚我好像听到有人说要请客,不晓得可不可以加我一份?”话虽是对大家说的,但她那双晶亮的眼睛却直盯着他瞧。
“当然可以,只要你不嫌那是山村野味,比不得北京城中的精致。”他微笑道。
“瞧瞧你说这什什么话,难不成在你眼中,我就是那种只吃好的,穿好的大小姐?”她故作气愤地睨着他。
有不少人被她那含嗔带怒的俏模样给迷得目不转睛,直盯着她瞧。
书尧也有那么一刹那闪神,因为她那微怒的声调令他想起某个人。
“你不是吗?”罗平问道。
“是!我是!”她毫不忸怩,大方的承认道,但是她随即又摇头,“不过吃太多好料好菜,偶尔也想换换清淡口味,所以,书尧哥,可别介意我去尝尝你的家乡味。”
听到她用那种撒娇语气说话,用那双盈着动人水光的眼睛看着你,任凭再怎么铁石心肠的人,都难以拒绝,何况他本来就没打算拒绝,“真是的,我又没说不让你参加,被你这么一说,我反而像是坏人。”他摇摇头,真不知该拿她怎么办才好。
朱敏琦只是露出一朵动人的微笑,“谁叫大哥你呢,一回家就忘了我们这些老同学,连个消息都不给,害我们有事也不知该怎么找你,本来说好回家一个月后就回来帮忙迎新的事,谁知您老兄硬是拖到开学前才回来,各位!你们说该不该罚?”
“该!”
“今晚得好好罚他。”众人立刻起哄闹道。
书尧摇头苦笑,“这两个月回家,头一个月我几乎都在鬼门关前打转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立刻安静下来。书尧简单描述生病的事,除了略过成亲冲喜治病的事。
一听到他生病,敏琦脸上立刻露出关切的神情。
“那……现在呢?好转了没?”她急急的问道。
“好了,要不怎么能来学校呢?”
“胡说八道,你的脸色看起来就是不大对动。”朱敏琦一反刚刚的俏皮,万分认真的拉住书尧,推开众人,往社团办公室走去,“大病初愈,应该好好休息,今天别请什么客了。”
“敏琦,没关系的。”他很惊讶她竟会这样关心他。
“谁说的,一定要好好休息……”她不由分说,硬是将他拉进社团办公室去。
☆ ☆ ☆
君莲抬起头来,望向远方的天空。
今天天气很好,晴朗的天空只有几朵白云慢慢飘过。
呼!她轻轻吐出一口气。好快,来到都儿岭也快半年了,从陌生到熟悉又……她完全已经把这当做家了。
她和王家的爷爷、公公婆婆都处得很好,婆婆郑氏对她虽然严厉,在家事训练方面相当严格,但大体说来,对她还算不错。
平时整理完家里,她便将家中的牛羊带到村外草盛的地方放牧。
想到那个远在北京念书的未婚夫,她的脸不禁红起来,分别这些时日以来,她经常想起他,尤其是那段他们短暂相处的岁月。
为了不让自己差夫婿太多,她改变以前的想法,不再认为女子不应多读书,所以,她央求他教她识字,而他也很乐意担任这项工作,在他耐心教导下,原本对她而言象图画般的字,渐渐有了意义,虽然写字对她来说,还是相当吃力,但她只要一偷空,就会勤练,找了个大平盘盛满沙子,用筷子一笔一画慢慢学着写。
想起学写字的过程,她的脸更加配红,因为是书尧握着她的手,慢慢写出她的名字,那时她脑中一片空白,根本不记得手是怎么动的,记忆中全是他温热的手握住她的感觉,以及他的臂膀碰触她时的触感……在那一刻她相信他有一点喜欢她了。
她猛地伸手蒙住脸,哎呀!真是愈想愈羞,连忙停止胡思乱想下去,再想,啥正事都干不了。
书尧离开后,负责教导她的工作便落在爷爷王光祖的身上,老爷爷很高兴收了君莲这个学生,因为她领悟力强,聪明又好问,这几个月教下来,使他相当有成就感,如今她已可背得三字经,及说得百家姓上所有的字,现正学习四书五经。
平常她有一大半时间都在外面放牧牛羊,除了花时间在练字上,她也跟家中长工荣伯学骑马,甚至拿起猎枪学习射击,日子过得既充实又偷快,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想见的那个人,却在山的另一边,在一个对她而言有如天边远的城市。
“孙少奶奶!”有人唤她,一看原来是王家长工荣伯。
“荣伯,怎么啦?是不是家里有事?”她连忙问道。
“有点事,孙少爷来信了。”荣怕很开心的宣布道。
果不其然,那张娇美的脸庞立刻亮了起来。
“真的?”君莲差点拔腿往家里奔去,不过看到那些牛、羊,想起她的工作……
“这儿有我帮你看着,你尽管回去吧!”他岂不明白小女孩的心理。
“荣伯,谢了!”
看着她矫捷窈窕的背影,荣伯老脸上露出了笑容。他不禁感叹,年轻真好呀!
一回到家,便看见爷爷、公婆全都聚在堂上,怛是气氛却不若往常接到书尧家书时的欢欣,反而有股沉重的气氛。
她睑上的笑容顿时不见,猜想着出了什么事?莫非书尧……莫名的恐慌立刻攫住她整个人。
“出了什么事?”各种可能性在她心中闪过,是不是他的病又发了?
郑氏讶异地抬起头,“你怎么跑回来,牛羊呢?”
“荣怕正帮我看着,我听说书尧有捎信回来……”她讷讷的低下头。
郑氏明白了,没再说什么。
王耀邦看着媳妇,眉头深锁,“没事,只是书尧信上说,过年不回家,说什么寒假有活动要忙。真是不像话,学校难道还比家里重要吗?过年是多大的事情,他居然敢不回家?”他重重的拍下桌子桌上的茶杯跳了起来。
原来他没事……但还来不及松一口气,她整个心又立刻沉了下来,他……不回家过年?她咬白了唇,看着地面。
郑氏摇摇头,“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,不过寒假也只有短短一个月,若是让他来回奔波,舟车劳顿的,怕他那身子会受不了……”做母亲的最关心的永远是孩子的身体。
王光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,“孩子大了,有自己的打算,若是学校功课紧的话,也不勉强,可是……”他看向低头不语的君莲,“莲丫头,你不打紧吧?”
看到这位所敬爱的长者以了解的目光望着她,她差点哭出来,但仍强忍着失望,“没事的。”她轻轻说道。
其实她觉得旁徨无依,因为他是她和这个家唯一的连系,没有他,她根本无法在这个家立足……
稍晚,众人用过晚餐,君莲照往例,到书房接受王光祖的指导。
不过,今晚她整个人恍恍惚惚,全无平常那股热切,王光祖马上就察觉不对劲。
“丫头,还在为书尧的事烦心?”他放下书本,一针见血地问道。
“爷爷……”
“不用烦,虽然那孩子没回来,但他应该会照顾自己。”他安慰的说道。
她咬咬唇,然后鼓起勇气,将一直绕在她心中的心事问出来。“爷爷,今天书尧的信上……说什么?您可以念给我听听吗?”
他拿出信交给她。“与其我念,还不如你自已看,顺便也考一下自己,识得多少字?”
她像捧珍宝似的拿着那几张纸,吞口口水后,才仔细看着。书尧的字端正雄厚,使她阅读起来毫不费力,但因她所识的字有限,只能从一些字中推敲出整句话的意思。不过,大致明了他说自己很好,要家人不用挂念,并吩咐家人要多保重身体。
她看完之后,有些失望的还给爷爷,因为在这几张纸中──她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,想来……他不像她一样挂念着自己。
“他有叫全家人都保重身体,那也包括了你。”老人年长,马上猜出小媳妇失望的原因为何。
她温驯地点点头,但脸上表情仍是失望的。
“你别多心,这是给全家人的书信!信上总不能特别指出你吧!若老是这样,反而不妥喔!”老人家温言地开导她,“不过,若是他专门写一封给你那意义又不同罗!”
“是吗?那他为什么不写给我……”她急切的问道。
“那得要你先会写给他呀!”老人笑着说道。
这话立刻提醒了她,对呀!她怎么那样笨,都忘了。书尧还以为她只会认几个字难怪他不会写给她,反正她也看不懂。一想到这,她立刻豁然开朗,觉得心中好像射进一道光芒,让她整个人都活了过来。
对!她要写封信给他,告诉他,和她通信没关系,她已经会写……不!现在当然还不是很会,但她会努力,将所有的字、词学会,然后写封信告诉他,她会读也会写了。
她微笑地望着爷爷,“我懂了,谢谢爷爷,我会尽快的学会读书写字,然后写信告诉他。”
王光祖赞许的点点头,果然孺子可救,一点就通。“很好,那我们现在可以继续下去了吗?”
“可以!”君莲精神勃勃的答道。
☆ ☆ ☆
自此君莲比往常更加用功学习除了努力背书识字,对于书中内容也开始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,和王光祖讨论、交换心得,对于这么聪明好学的小孙媳妇,王光祖是愈教愈得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