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作家列表 > 肖复兴 > 一个女生的日记 >  繁體中文 上一页  一个女生的日记目录  下一页

一个女生的日记  第20页    作者:肖复兴

  “就讲这个!”她夺回画报,翻开来,指着一篇童话,画上画着一个小姑娘,一个老婆婆,一个大太阳,一间小房子。

  这是一篇日本的童话!又是日本的!连童话也被日本统治了吗?不过,我不得不承认这篇童话是美丽的。

  早晨,四岁的夏子来到草地上,用她的围裙把阳光装了起来,因为她想起了明天是奶奶的生日。奶奶的腿不好,出不了屋子,可是,喜欢阳光。夏子兜着围裙跑回家,一进门就喊:“奶奶,我给您送来最好的礼物!”抖开围裙一看,阳光全没有了。夏子哭了,扑在奶奶怀中。奶奶说:“哭什么呀!瞧,阳光都在你的眼睛里呢!”

  不知怎么搞的,我想起了姑妈。姑妈也渐渐老了,她的腿还好吗?我也想起我给姑妈寄去的信和在十渡照的明片,都有半个月了,为什么没收到姑妈的回信呢?以往,姑妈每次收到我的信,都是很快就回信的呀……

  “阿姨.你怎么不讲了呀?”小珊珊见我停下来,问。

  “讲完了呀!”我告诉她。

  “下面还有见!接着讲呀!”

  是呀,下面还有另一篇章话。对于孩子,童话是不会讲完的。孩子需要童话。我呢?我需要什么?爱情?友谊?分数?考上理想的大学?……我需要的东西太多了!太多了!

  晚上,爸爸还没有回来,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找爸爸。我从没见过他。妈妈对他说;“老路天天回来没个准时辰,你有什么事,就对我说吧!”他说:“不急!不急!我等等老路!”一直等到快九点钟,爸爸才风尘仆仆回来。爸爸也不认识他。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打听到我家地址的,一等等了那么长时间。

  他和爸爸谈话中,我知道他是一家工厂的生产科长。他们厂的一部十轮卡车出了故障,送到好几家修理厂。都告诉需要大修,起码要等半年。他们等不及,厂里积压着好多产品,正等着往外运,听说爸爸他们这儿有个修配公司,便慕名而来,谁知到了公司,也得等上三个月。他央求爸爸能不能提前些日子。

  “时间不等人啊!产品运不出去,积压一天就是钱呵!”说着,他从提包里掏出两条三五牌香烟。

  爸爸说:“您这是什么意思?您这么一来,我想帮你都不敢帮了!”

  我觉得爸爸讲得对。爸爸真不错!这人送礼送到我们家里来了。

  那人说:“你说得差了!这不是行贿!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儿意思!你收下,算看得起我!你帮我的忙,我回去也好交差!”

  我以为爸爸不会收的,谁知,最后爸爸还是收下了这两条三五牌香烟。我们家,从来没见过这种洋烟。

  我对爸爸失望了。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改革家?

  童话,只能对孩子讲。我的童话已经褪色……

  4月27日

  白天,又是让妈妈把门反锁上,整整看了一天的书。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多,妈妈回来。中午,只吃了一袋方便面。我不怕苦。我把这当做磨炼意志的机会。

  晚上,看电视。现在,一星期只看这一晚上电视了。今晚电视转播通俗歌曲电视大奖表实况。我挺爱看的。那是凭本事进行的一番激烈角逐。它使我联想到即待来临的高考。我不喜欢那位来自辽宁的十七岁女歌手,她唱了一首自编的歌《献给十七岁》。我今年也十七岁,可决不会象她那样,握着拳头,唱完饭后还要提着拳头喊一声什么:“奋斗!”她也是一个高中生,难道都是这样的高中生吗?要是在我们班,大家还不给她一大哄?我挺喜欢天律来的那位女歌手,她唱的:“我们的回忆,说着那春天,我们的故事,说着那过去……”很动人。我尤其喜欢湖北来的那位男歌手。他唱的那首《All  Right  Baby》,一边弹着电子琴一边唱,唱得有朝气,有激情而不造作。歌词也好:“风儿告诉我花儿说它没见过,风儿告诉我鸟儿说它没见过……”唱得略带惆怅,唱出一个小姑娘真挚而怅然的爱。我更喜欢他唱给他母亲的那首小溪的歌:“小溪流淌,流淌在我心上,妈妈的期望象小溪一样长……”我为他鼓掌,特别卖力气,妈妈说我疯了一样。

  李双江在旁边介绍通俗歌曲有民歌、台湾校园歌曲。香港时代歌曲、美国乡村和拉美风格几种不同唱法。他说得不错。现在,通俗歌曲,群众欢迎,可有人总认为是靡靡之音。好象是资产阶级黄色歌曲大泛滥。我挺喜欢听邓丽君的歌,喜欢听陈美龄的歌。我也喜欢听张蔷和程琳的歌。她们就象和你面对着面说话,促膝谈心,让人觉得亲切。糟糕的是,李双江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念,却装作是即兴演说,真让人扫兴。一切都是预先排练好的,还要装模作样跑到这儿演戏。这就是专业歌手同业余歌手的差别?李双江连郑板桥的“删繁就简三青树,标新立异二月花”两句诗都背不下来,念得嗑嗑巴巴,不住看手中的卡片,真让人替他难受。

  评委们亮出手中小牌牌评分时,我替那些歌手紧张。我希望能评那个湖北男歌手第一.真行!他同天津的那个女歌手都是9.81分,”还得再各唱一首,重新评上分。这一次,他只得了9.35分,而天津女歌手得了9.38分,第一名让天津人拿走了。我为他惋惜。

  晚上,临睡觉前,妈妈递给我一封信,我一看信封就知道,是丁然来的。信,肯定是白天就寄到了。妈妈一直没给我,大概看是个陌生男孩子粗矿的笔迹吧?在这方面,妈妈的心可细了,她不允许有任何分散女儿学习的因素。她警惕地问我:“谁来的信?”我告诉她:“同学。”“同学?一个班上还非得寄信?”我无法一时向她解释清楚。她警告我。“我可告诉你,别想别的,一门心思准备高考!”

  谢天谢地,妈妈没再多说什么,就睡去了。我看得出妈妈今儿心情不好,也懒得和我再费吐沫了。

  看罢丁然的信,我的心“格登”一跳,不知该怎样回答他?

  〔作者附记〕

  从这一段日记来看,路天琳和丁然的通信,除了最初的一封抄录在日记上,其余几封只是提及收到,并未详写其内容。为了这几封信,我特意给路天琳写了一封信,问她:“如果不保密的话,能否给我一看?”她很快回了信,信里夹着丁然的三封信。她信中讲;“我相信您。您看看吧,这就是所谓我们的‘情书’,今老师和父母格外紧张的‘情书’。其实,男女同学之间需要感情交流,说得更邪乎或尖刻一点儿需要感情发泄,自然要互相通信。如果这几封信能有助于您对我们中学生的了解,我太高兴了。需要公开,请您处理,这没什么的。”

  丁然的字道劲有力,一看就是个男孩子写的,而且从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骨骼粗壮、个头魁梧的小伙子。我觉得他的三封信写得很有些意思。而且,正如路天琳信中所讲的那样,我们家长和老师对男女同学之间的通信太缺乏了解,一概贬斥为“请书”,大有歪门邪道之嫌。似乎一通信便是搞对象,一搞对象就要出事……我们的这种单向思维模式可真够呛。现将丁然的三封所谓“请书”抄录如下,或许对我们了解中学生有好处——

  第一封

  路天琳同学:

  你好:终于收到你的信,真高兴。我还以为你不会回信的呢。看来是我想错了。你说得好,一个人应该“有一个壮丽的人生,而不是寡然、平淡,甚至色彩灰暗的人生。”我看到你对尧茂书那样激动,真高兴,为你,也为我。我知道你一定会为他而激动的。这正说明我们的性格、志向的相同。

  我头一次看完尧茂书事迹的文章,久久难以平静。我甚至幻想也能有一天乘着一只小皮筏,就叫做“中学生”号,也去漂流长江。我会不会也能象尧茂书一样为了事业去献身呢?鲁迅曾经感慨道;“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,少有韧性的反抗,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,少有敢抿哭叛徒的吊客,见胜兆则纷纷聚集,见败兆则纷纷逃亡。”但愿,这感叹都成为过去,我们能成为尧茂书那样的人。

  对了,能不能把登载美国“挑战者”号上那位女教师事迹的杂志寄我看看?

  愿我们成为亲密的朋友!

  祝好

  丁然

  86.  4、22

  第二封

  路天琳:

  你好!每次见到你的信,是我一天最快乐的时候。写信,寄信,盼着你回信,成了我的一件大事。

  不知道,这两天你看了电视连续剧《新星》没有?你应当看看!别两耳不闻天下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。看《新星》我挺感动的。我佩服李向南,厌恶顾荣,讨厌顾小莉。今天中午,放学后走在大街上,一个个体户书摊上的小贩正高声吆喝:卖第二期的《当代》,有人问第一期有没有?《夜与昼》的上半部登在第一期上。小贩嚷嚷:“第一期没有。《夜与昼》主要精彩都在这后半部上呢!”其实,他一定连看也没看这本书,甚至连作者是叫柯云路还是路柯云都不清楚呢!我看了半天热闹。你说有意思吗?说明大家对《新星》,对《新星》的下一部《夜与昼》都感兴趣呢。

  下午,自习课,大家讨论《新星》,我们班主任来了,有的同学让老师谈谈他的看法。他说;“《新星》不过是县城里来了一位清官。八十年代还宣扬清官,中国老百姓太可怜了。”不知怎么搞的,我觉得他讲得挺深刻的,而我的理解太浅了。很想知道你的看法。

  另外,我们已经文理分班了。我准备报考文科,不知你想报考什么?

  等你的来信。

  祝好

  你的朋友:丁然

  86、4、24

  第三封

  天琳:

  你好!信收到了。寄来的杂志也收到了。看了你的信,马上看那篇文章。麦考利夫的确令人起敬,我想她的那一千两百名学生会永远忘不了她。我更高兴的是,我们的想法竟如此一致。你所敬重的人,恰恰也是我所敬重的。我们会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!

  你谈的有关主题班会的想法,我也有同感。说实在的,初中刚搞主题班会,还觉得挺新鲜的,以后又来便倒人胃口,糖吃多了还不甜呢!你说是不是?还有那种演讲比赛,更透虚假!你知道我们班同学怎么说法吗?可有趣了:他们讲:现在是“二杰”最吃香,一个是李连杰,一个是李燕杰,一个练武艺,一个卖嘴皮子。也是,难道中国就靠这两样“特产”振兴吗?

  天琳,自十渡分手已经有二十天了。我很想见见你。信,太有限了。我们见面可以好好谈谈。不知道你愿意不愿?我下星期一(28日)下午五点钟,在美术馆门口等你。盼能给我回个信。

  等你!

  你的朋友:丁然

  86.4、26

  如果能够全面分析一下中学生男女之间的通信,是十分有趣的。我们可以更深一步看到中学生的内部世界,那是一个正在蕴酿的云层,翻滚着,激荡着,显示着纷繁、丰富,也显得有些杂乱无章的生命力。一般来讲,男女同学之间通信关系的建立,是他们之间关系往前迈了一大步。当然,这一步还算不上什么恋爱。但是,随着这种通信关系的加深和巩固,中学男女同学的感情必然要发生微妙的变化,不管这一段谈天说地、天马行空、上至理想,下至同学,外带电视、电影,小说……一通尽情的谈吐的过门有多长、多散、多么不集中……但到最后总会吐露出彼此爱慕的信息。或许,这可以称之为“爱的前奏”。

  路天琳虽然今年才十七岁,但她已经有了两次自以为是“爱”的经验。她很敏感,从丁然那第三封信中感到了这种信息。她知道,这是丁然向她放出的一个氢气球。从通信到约会,当然不见得必然导致恋爱,但毕竟又是往前迈了一大步。而到美术馆去约会,更是中学生愿意去的场所。那里不仅有着绚丽的色彩,而且有着典雅的环境。不俗,而能点缀着幻觉,升华着情感。要想了解中学生,美术馆大门前不可不去。这一点,路天琳是清楚的。收到丁然的信,她很高兴,也很激动。能受到一个男孩子的邀请,一个女孩子怎么能不高兴、不激动呢?可是,这一次,她犹豫了,去?还是不去?该如何写信回答丁然?这便是她日记里吐露出的矛盾心情。鉴于和郭辉的经验,路天琳不希望一下子又跌入爱的旋涡。她渴望一种真正的友谊。爱,她想让位于以后。她为自己这一点想法自得,她觉得自己成熟了。

  真的吗?

  这需要继续看看她的日记。

  第十章

  4月28日

  下午的班会,砸了锅。我看得出,黄老师很伤心。不过,我不同情她。虽然,我和她关系很好,但这一次她自作自受。谁让她搞这个主题班会的呢!还系列!什么都系列!系列报道、系列化妆品……主题班会也系列,看黄老师还系列不系列了!

  起初,黄老师让我先发言,我说我还没准备好演讲稿,先听听别的同学发言吧!别的同学更是一言不发。黄老师没办法,只好自己先说。她把麦考利夫的事迹讲得很动人,她说她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,希望能成为一个麦考利夫一样为事业献身的人。一个人只有事业,才会使生活充实,才会幸福,才会无悔无愧,一个人,不能只想自己个人的安逸,只想自己的小理想……接着,她话题一转,谈到报考志愿的事。她谈到自己,当初报考的是中文,后来却分配到政教系。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,我们要有志气,到最艰苦的地方去!她又说,有的同学只愿意报考“北(京)上(海)天(津)”的大学,不愿报考“新(新疆)西(藏)兰(州)”的大学,这是缺乏远大理想的……

  我注意观察大家的表情,起初,听得还挺入神,后来,渐渐走神,最后干脆没神儿了!黄老师这人就是这样,把话说得这么满!干嘛非要把事业和生活对立起来?干嘛非要把祖国的需要和个人志愿对立起来?我很想问问黄老师:“您说一个人只有事业才会生活充实、幸福,是这样的吗?人究竟是为工作而生活,还是为生活而工作呢?您说您要做一个麦考利夫式的老师。麦考利夫有自己的家庭,有丈夫和孩子。您呢?您只有事业,您至今孤独一人,您还比麦考利夫小七岁。您的生活是真的充实、幸福吗?”我不怀疑黄老师的的确确是这样想的,但那不过是自我安慰、自我维持平衡罢了。同学们谁还愿意听这番大道理!黄老师,您怎么就老不明白呢?同学们是那么容易听了一次您的讲演,为您的这个麦考利夫就感动了,就都不报“北上天”,全报了什么“新西兰”了吗?黄老师总在给自己编织这种教育的“童话”!
欢迎您访问浪漫一生言情小说阅读网,努力做最好的免费言情小说阅读网!

 
 



言情小说强烈推荐:古灵 简璎 寄秋 艾蜜莉 黎孅(黎奷) 金萱 忻彤 于晴 典心 凯琍 夙云 席绢 楼雨晴 余宛宛 蔡小雀 言情小说作家列表: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第20页已经更新并由网友上传至浪漫一生言情小说阅读网、本书的文字、图片、评论等,都是由喜欢肖复兴的作品<<一个女生的日记>>的网友FANS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,阅读更多小说请返回浪漫一生言情小说阅读网首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