帘 后
感谢<飞象>给我机会出版这本书,当我把这本书的故事告诉朋友时,大家都露出不敢相信的讶异表情。
“不会吧!你要写这种故事?太奇怪了。”
可就是因为奇怪,我才会产生想写的欲望;随着写下第一个字,诸多情节的灵感如泉水般涌出,我发现一本书写不完这个故事,整个架构变得庞大复杂起来,所以我决定将之发展成系列。在此系列的每一本书中,都会将一个奇怪的爱情故事继续发展下去,让男女主角的爱情有更完整的轮廓。
当然这四本书的主角都不一样喔!对于我的构想,幸亏育贞以宽容的心看待,还要我尽量发挥、不要局限。听到这里我不禁心花怒放,我喜欢变、喜欢惊奇,总希望我写出来的故事不会让读者光是看到前面,就知道后面的情节;虽然结局都是圆满的,但圆满的方式也要出乎他人的意料之外吧?对于这个部分我非常感激育贞的包容,我希望以后能写出各种类型的精采故事,让所有的读者印象深刻。
说起来,这个故事的灵感来-于一首歌,可是我从来没唱过这首歌;某天和学姊去自一时她点了这首“帘后”,突然让我眼睛一亮。
最初的心是守在藤后,安安静静的寂寞
多雨的春天,尽是无语如镜的沉默
长风吹动,帘外人世,如潮变得起起落落
因为等过,帘内的心跟着岁月不同
而我有梦、我有泪,第后春秋谁与共
我有爱憎、我有眷恋
红尘心事繁似星斗
而我有梦、我有泪,帘后春秋谁与共
世人看我一帘相隔,看不到我眉头深锁
最初的心是守在帘后,安安静静的寂寞
当繁华退尽,谁的痴、谁的怨
皆不过风烟一抹
作词-姚谦
就这样,我爱上了这首歌。
这是多年前一出连续剧的主题曲,这出连续剧叫作“戏说慈禧”,主题曲由张清芳演唱。
老实说我非常讨厌慈禧,因为我觉得她是害大清朝迅速败亡的祸首之一;但这首歌却让我想起历史上的许多太后,她们因为宫廷内斗的关系,十几岁便当上太后的比比皆是。但这些大后都是皇帝的生母吗?不见得!她们不过是政治阴谋下的牺牲品罢了。
一连串的情节在我的脑海中随着这首歌的旋律推演着,在那短短的数分钟里,我决定了,我要写一个关于太后的故事;但她不是政治阴谋下的牺牲品,她有她的聪明机智,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,只要她不要遇到既聪明又赖皮的男主角……
但遇到这样的男人,她也不见得没有办法应付;谁说爱情一定要坦白?尔虞我非也是一种爱情的调剂不是吗?
不过我翻阅群书,咱们历史上没有一个大后的生平符合我脑海中的情节,于是我大胆地虚构这个故事,允其在看了卡通“十二国记”之后,这种想法更强烈了。
只要故事好,谁规定一定是要在中国、地球上发生的?若是加此,那些电玩早就没得玩了。
凭着这样的想法,我执着的写完这个故事,继而上心下心不安的把这本稿子寄出去,没想到……好意外!雀屏中选了,哈哈哈!
我就是这么怪,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作品,见怪不怪啰!因为下一本的内容也不会是正经且严肃的,要有心理准备喔!
楔子
圆月高挂、繁星点点,夜风吹来……凄凉,就算是夏夜,指尖也难得沾上一点温暖。
这就是深宫岁月,寂寞、孤独、心寒。
“唉!”喟叹一声,姜永芳低首凝望御池中的月影。
娘死了、爹死了,那些与她为敌、为难她娘的坏人都死了,就连当初用承诺束缚她的人也快驾崩了。
她剩下的生命还能有什么目标?
现下的她只有“茫然”二字可以形容。
富贵荣华、锦衣玉食又如何?就算她十九岁便成为一国之后又如何?
空,一切都是空。
“娘,我似乎错了。”她抬首对月娘低语,不知月宫中的嫦娥可愿替满身罪恶的她传话给九泉之下的娘?“我该听你的话好好地过日子,而不是……而不是……”
“成为一 国之后吗?”
“谁?”她一惊,怒声喝道:“出来。”
一个人从她伫立的曲桥下缓缓步出,此人的身子摇晃、脚步不稳,抬起的俊脸上有着微醺的笑容。“母后不认得儿臣了吗?”
“原来是世英呀!”她露出虚伪的笑容,暗恼这憨傻的五皇子发现了她的脆弱。“世英深夜不睡,所为何事?”
“跟母后一样,赏月呀,”李世英摇摇手中的酒瓶,“然后忍不住以酒助兴,母后要不要与儿臣同乐?”
姜永芳因他一声声的“母后”而更加不悦,他们只差五岁,她为母、他为子,一切只因那烦人的宫规国法。
“难得世英还有这番好兴致,你难道忘了,你父皇正躺在病榻之上?”她故作严厉的喝斥,但心里早就晓得这浪荡不羁的五皇子啥事都不在乎,唯”的专长就是玩乐。
“儿臣记得,可父皇病了将近一年,儿臣也担心了一年,想找一天放下担忧并不为过吧。母后不也是如此吗?”他理所当然的说完,啜了一口酒,笑望着她。
“母后可否告诉儿臣,让你感到后悔的是什么事?”
姜永芳狼狈的转过头;她满心的懊悔岂可告诉他?她可是他的仇人,他的亲娘是因为她被赐死的,就算他再傻也不会不晓得吧?
“不干你的事!”想抓她的把柄,门儿都没有!
他依旧笑眯眯地喝着酒,“母后不说更好,难得儿臣想替你分忧解劳……”他坐在地上,打了个酒一隔,“现下……省得麻烦!”
“你……”她转头欲骂他不长进,没想到却见他呈大字形地躺在草地上。
“啧!”她忍不住皱眉。
这五皇子贪杯好玩、不理国事,标准的败家子!所幸太子已立,否则他若成了太子,国必灭亡;只是太子的身体虚弱得让人担心,恐怕不是长命之人:!
“皇后娘娘!皇后娘娘……”内侍的呼唤声突然从四面八方传来,“皇后娘娘,”
发生什么大事了?莫非……
“在这里!”她喊。
不一会儿,诸多内侍、宫女已赶到她面前跪下。
“皇后娘娘,不好了!皇上……驾崩了。”
哦!这老不死的终于舍得离世了。
要说难过其实也是有的,毕竟他们相处了不算短的时间,多少有些感情;但皇上对她十分残忍,老要她负担过重的工作,害她每天从早到晚都没有喘气的时间,他的驾崩对她来说……会是自由吗?
她不慌不忙的转身想去皇上的寝宫瞧瞧,脸上没有明显的哀戚。“那……该准备后事了。”
可内侍小喜子仍然没有起身。“娘娘,你听小的说完呀!”
她的心里隐隐觉得不安,“快说,”
“皇上临终前下旨……废太子。”
什么?!疯皇帝临死前还不忘疯癫一次吗?
“还有事吗?”她浑身颤抖的问。
“皇上有旨,皇后成为太后之后……垂帘听政。”
她踉踉跄跄地后退几步,心揪得发疼。
好……好一个疯皇帝!真要把她榨干才一局兴?真要她用生命作为复仇的代价?
哈!本以为可以得到自由,没想到却被羁绊得更紧了。“可有指示让哪位皇子即位?”
“有。”小喜子惶恐不安地回答。
她几乎屏息,沉声问:“谁?”
“五殿下。”
李世英!
她头晕了、眼花了,脑海中只浮现一个念头国将灭亡、国将灭亡……
瞥向桥下醉得呼呼大睡的李世英,无力感突地袭向她;早知道皇上要他即位,为了国家、为了人民,她早就想办法把他弄死了,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样……
可恶,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?
“史官记下了?”她沉声问。
“记下了。”
“太常令也颁旨了?”
“皇上等圣旨颁了才咽下最后一 口气。”
却没有人来通知她皇上废太子之事?可恶,这疯皇帝绝对是故意的,她肯定。
她袖子一甩,沉声命令:“回飞云宫。”
就让那个笨皇子睡死在外头好了,最好冻死……不!现在是夏天冻不死人;最好得了风寒,病死算了!
第一章
大安王朝 新宝五年 京城长阳
事实证明,傻人不但长命,还很长乐。
“西突敌兵已经攻陷边境,夺下我国雁州,皇上,你要想想办法呀!”右丞相跪于丹墀之下,激动地说着。
可坐在丹墀之上的皇帝可有被撼动一分?
答案是没有,李世英还很悠哉的逗弄他左肘上的幼隼。“小风风,你到底怎么了?为何无精打采又不吃东西?来!乖,张口。”他的右手掐着小小肉片,把肉片凑到幼隼的喙前,但已经吃撑的幼隼根本不理他。
右丞相看得头晕,老迈的身形晃了晃一脸哀戚的向垂帘听政的太后哽咽哭喊:“太后,请你做个裁示吧。”
帘后,年轻的太后气得全身发抖;这皇帝,五年前不长进,五年后不但没进步,还退步给全国百姓看……哼!没用的东西。
“皇上。”姜永芳刻立息压抑满心激愤,平静的唤。
“是的,母后。”李世英依礼恭敬的响应。
“皇上没听见右丞相的话吗?”国士被侵是何等严重的大事,他竟放着大事不理,只顾玩他的鸟!
“听见了。”他还是答得悠哉散漫。
“皇上打算如何处理?”她沉声问,数不清第几次燃起渺茫的希望;希冀他能振作一点,好歹有个皇帝的样子……可是屡屡失望。
大安王朝还能存在,全是她这个太后垂帘听政的功劳;要不是她,大安王朝早在五年前就亡国了,哪还有今日的安稳?
“太后的意思呢?”李世英反问。
又来了!
她的手抓着玉座的扶手,用力掐着,就像掐着李世英的脖子一样。
可恶的混帐东西!除了会问她的意思如何,还会做什么?
“哀家的意思……”她最想做的事就是把他这个皇帝废掉,另选贤明的君主,可是嘴巴说的却是:“派兵五万增援雁州,并由邻近的云州、里州征民兵、粮草,群起抗敌,并设收容所收容雁州的难民。”
“太后英明!”右丞相欢喜得涕泗纵横,虽然大安王朝不幸,继疯皇帝后出了个傻皇帝,但至少还有个聪明能干的太后垂帘听政。
“太后英明!”百官也跟着呼喊。
有这么好的太后真是百姓之福、百官的好运气。
“小声些,你们吓到我的小风风了。”李世英抓着不停拍翅的幼隼,不悦的斥文武百官。
帘后,姜永芳抚着泛疼的额际,再度向几步之外的李世英射出怨恨的目光。
“下朝后,左右丞相、镇这将军、威远将军、威赫将军到军议厅共商军计。还有皇上……”
“朕等一下有事要忙。”他急忙开口,知道太后有意捉他去开会。
“你还能有什么事可忙?”她忍不住嘲讽,天底下最闲的就是这个皇帝,他还能忙什么?
“朕同淑妃、辰妃约好要去踏青。”他很快的说明。
闻言,她气得眼前都黑了。家国蒙难,他这一国之君还有兴致带嫔妃踏青?真是无药可救!不过如果他跟嫔妃打得火热些,另一桩国家大事或许有望……
“罢了,你去吧!”这件国家大事就让她决定好了,反正也不是第一次。
“谢谢太后。”他灿烂一笑,高兴的站起来,大声宣布:“退朝!”
* * *
“事实上太后出了八万大军,其中三万乔装打扮,目的是要混入敌营,切断敌人后路……”禁卫军统领曾成器低声向在御池边钓鱼的皇帝报告。
“但我们不清楚敌军情势,她打算用何种方式弄清楚?”李世英一 反平常的憨傻,认真的问。
“太后说敌人阵营中有自己人,五年多钱安排进去的,所以西突国的地势、人情她早已掌握。”
“好一个姜永芳,果然深谋远虑。”李世英的嘴角上扬,苦笑自嘲:“难怪朕都找不到机会扳倒她……看来西突国很快就会知难而退,继续朝贡。”他有些遗憾的叹道。这女人就不能失败一次吗?
“太后的策略是对的。”曾成器中肯的说。
“朕知道。”他摇了摇钓竿晃动鱼饵,对他从小到大的好友吐露心事:“可若让朕亲政,亲自处理这件事,一定会比她做得还漂亮。”可惜他没那机会。
他的父皇受了那狐媚女子所诱惑,立她为后也就算了;可恨的是,他父皇竟然因他娘元妃对她吐口水没吐到,就赐死他娘。要是他在现场,绝对会阻止娘不要乱吐口水。可等他知道这件事,已是他南下游玩回京时∣他娘死后半个月。他父皇早偕同皇后到夏宫避暑,他要难过悲伤也没有人看;反正娘一向当他是谋求权力的工具,看他这么不长进,不是打就是骂,母子感情一向淡薄。但对于亲娘的死,伤心还是会伤心啦!毕竟他们是母子,可是也不会太伤心难过,与其做作的哭天喊地,还不如装作不伤心、不在意,免得被害。
但姜永芳的运途为何奇迹似的这么顺?他父皇驾崩的一年前,竟要她代为处理政事、管理后宫,好似要把她拱为皇帝一样,他那个当时身为太子的皇兄倒像具空壳。
众人皆说他父皇疯,其来有自。
最呕的是,她不过长他五岁,他却每次见到她都得恭敬地称呼她“母后”;要不是怕被姜永芳杀害,他才不想鸟她。
母后?呸!
总有一天,他要她当不成他的母后、天下人的太后。
哼!姜永芳,你就等着看朕一鸣惊人吧!
“太后的心地其实……不坏,应该没有害你的心。”曾成器小心翼翼的说。
怎么可能?他敢打赌,姜永芳一定恨死他了,因为她全家都是因为他才死的。不过他也觉得莫名其妙,那一天还身为皇子的他,不过是在前右丞相姜成的府邸前意外的摔了马,他父皇就下令搜查姜成的家,然后很意外的搜出姜成跟西突大臣来往的书信,接着就把姜成一家人都处死了。
父皇这么做害他变成目光的焦点,众人皆以为此事是他巧心设计的;为了让大家相信他不是故意的,所以他更大胆放肆的去游玩,甚至去花街柳巷开开眼界,结果一时大意、酒后乱性,不得不娶当时的花魁宋玉玲,也就是现在的辰妃。这段往事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啊!此外他娘元妃怕他着迷于花娘出身的辰妃,竟逼他娶左丞相萧凯那不受宠的么女萧淑德,也就是现在一点都不淑德的淑妃。光想到这里,他就觉得难堪,天可怜见,他对那两个女人一直“性”致缺缺。
“唉,”他叹了口气,斜睨好友,“那妖后就是要天下人皆如此想,最好连朕也痴痴地信她;如此一来,等哪天她突然把朕害死时,就不会有人怀疑她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