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说:“昨天我做了一个梦,一边吃,食物一边自腹腔漏出,原来中了枪,肚子穿了一个大洞。”
可怜的女子。
“开始做这种噩梦,会吓得魂不附体,醒后还战栗不已,整日不安,现在已经习
惯,只觉有点讨厌,人类真是坚强,再大挫折也会忍耐下来,习以为常,继续生活。”
“有没有想过去旅行?”
“到任何地方都得有知己陪伴才好,否则有什么好玩,寂寞的湖光山色,无聊的名胜古迹,……没有意思,我有一个女同学,一直说旅游最开心,那次是与当年男友坐在罗马西班牙石级吃熟狗,若果少了这个人,情况不一样。”
伍医生微笑。
之珊大口啖寿司,“唔,鲑鱼子真鲜美,吃药过多,唇舌像铁皮,失去知觉,到今日今时才恢复味觉。”
她开心,他也高兴。
他是心理医生,当然明白其中道理。
“一出院我就去理发店做全套,你看我,人都不似人了,像不像丢在垃圾堆的破洋娃娃?”
“你康复得很快。”
“昨日照镜子,发现秃斑,头发一把把那样落下。”
“重病之后,会有这种现象,毋需过虑,一定可以长回来。”
“老了几十年。”
“太夸张了。”
之珊忽然哼:“爱一遍叫人老了几十年,这样的爱拖一天是错一天。”
“你的声音十分动听。”
之珊苦笑,“终于要出院面对这个世界。”
之珊把食物吃得干干净净,用食指沾起米粒放进嘴里,又把绒线手套戴在手上。
“另一只呢?”
“这里。”
伍医生自口袋取出另一只手套。
之珊笑嘻嘻戴上。
之珊问:“天气已经这样冷了?”
伍尚勤医生点点头。
他收拾了篮子说:“我明天再来。”
他一走,周元忠匆匆进来。
他一眼看见之珊双手戴着骆驼色手套,便问:“你冷?”
之珊抬起头来不说话。
周元忠打开公事包,取出一张十乘八大照片,“之珊,可认得这个人?”
照片有点模糊,像是远距离拍摄放大,是一个穿宽身衣服的年轻孕妇。
孕妇相貌都差不多:圆圆面孔与鼻子,动作迟钝。
这一个算是好看,她并没有穿那种帐篷式缀蝴蝶结宽裙,身上是深灰色大衬衫与紧身裤,正自超级市场出来,推着食物车子。
她身边有一个外籍金发男子,看样子是她丈夫。
之珊说:“我不认得这个人。”
“看仔细一点。”
之珊又端详半晌,“我应该看出什么?”
周元忠说:“她是王晶晶!”
之珊耸然动容,又再三研究照片。
“不,我与晶晶熟稔,这不是她,腹大便便,时间上不对,还有,晶晶是单凤眼,照片中人是大圆眼。”
周元忠说:“我有理由相信这正是她。”
“照片背景是外国超级市场,是哪个城市?”
“美国水牛城。”
“你怎么会找到那种偏僻的地方去?”
“有人说,在纽约皂后区见过她,她找工作做,身份证明文件用的是刘雅雯,但后来,一家饭店的老板说,那不是她的真名字,她自称是王晶晶。”
之珊发呆。
“我的朋友追查下去,发觉她已北迁水牛城,追踪拍摄到这张照片。”
他锲而不舍,全世界寻找这个人。
之珩走进来。
“元忠说要派人到水牛城追查。”
之珊不出声。
之珩说下去:“我说不必。”
周元忠急说:“好不容易有了线索。”
“那该花多少时间精力,我建议把资料转交警方。”
“警方积案如山。”
“杨子没有那样多人力物力可以列北美洲海底捞针。’
周元忠看着之珊,“你怎么说?”
之珊轻轻说:“那并不是王晶晶。”
周元忠点头,“我明白了。”
之珩说:“公司里事还忙不过来呢。”
周元忠站起来,“我先回去。”
之珩待他走了,看着妹妹说:“你不会怪我吧。”
之珊说:“假设这是晶晶,偷渡辗转到北美,整了形,使人不认得她,又怀着孪生儿,故此腹部特别隆起,我们也难以寻觅,她不停搬迁,世界那么大,只有千年做贼的人,没有千年捉贼的人。”
“之珊,你明白就好。”
之珩并不想恢复后父名誉,她好不容易接掌杨子行,生意蒸蒸日上,不想节外生枝。
而之珊,心神都已疲倦,只想休息。
“康复后有什么打算?”
“之珩,我一直不喜法律系,是外公下令子子孙孙都得念这一科,我一直想读纯美术。”
“我支持你。”
“我想走得远远,去实践理想,我还想恋爱,去认识那个会保护又爱护我的人,学会吹色上风,到法国南部习画……”
之珩微笑,“你去好了,我汇款给你。”
之珊也笑,“总比用在那些见习生身上好。”
“可是,元忠呢?”
“他在杨子做就很好。”
“呵。”之珩声音中有点惋惜。
“有时不由你不信,缘份总有完结的时候,某一刻起,所有感觉消失,像个普通人。”
之珩感喟:“是,像我同邓景新。”
之珊不出声。
之珩问:“你冷?为什么戴着绒线手套。”
“是,手脚都冷。”
“谁给你手套,是看护吗?”
“是。”
之珊出院,之珩给她穿一件剪毛貂皮大衣,看上去像丝绒,十分贴身和暖。
亲友都来接她,父亲拥抱她。
伍医生站远远微笑,之珊朝他摆摆手。
周元忠扶着之珊左臂,之珊轻轻挣脱。
之珊老觉得提不起力气来走第一步。
终于她缓缓攀上车子。
门外一个记者也没有,同几个月前,真是不能比。
第九章
之珊松弛之余,也有点惆怅。
她到之珩家休息。
之珩本来连佣人已经一家五口,现在添了她与母亲,更加挤逼。
之珩说:“不怕,我很少在家。”
之珊说:“我回自己家去。”
之珩说:“那是血案现场,我已代你赔了订洋退租。”
她们的母亲说:“之珊,你与我一起走。”
之珊头晕,倒在外甥小小床上,索性睡觉。
不醒来有不醒来的好处,世上多一个少一个人有什么分别,亲友伤痛之余,一定会节哀顺变,渐渐习惯,她可以逃避多少责任。
王晶晶也那样想吗。
所有无故失踪的人都那样想吗。
撇下一切,躲到外国,重头开始,故土事与人,再也与她无关。
之珊坠入梦乡。
耳畔有小外甥追逐嬉笑声,她竟没有再做噩梦。
孩子们天使般笑声可以驱魔。
直至母亲轻轻叫她:“之珊,元忠找你。”
之珊睁开眼睛。
“他在客厅等了你有大半个钟头了。”
“有重要的事?”
“我也不知道,我同他说,你会跟我到北美居住一段时间,他反应有点奇怪,别转面孔,像一个孩子做错事般。”
之珊起床洗脸。
“他如果有意思,可以一起过来进修。”
“他在公司有得发挥。”
“人人都留恋杨子,你说奇不奇怪。”
之珊更衣,“爸做了一件成功的事:杨子上下没有隔膜。”
她推门出去,看见周元忠与孩子们下棋。
“元忠。”她唤他。
“醒来了,请过来这边。”
他取出一架小小座台录音机,一看就知道是件精密仪器,他替之珊戴好耳机。
“之珊,小心听。”
之珊点点头。
录音一开头,是电话讯号,随即接通,一把动听的男声说:“我们是协和化妆品代理公司,找刘雅雯小姐。”
对方说:“我是,有什么事?”
“刘小姐,恭喜你,你中了奖,本公司将送出礼品篮给你,一共三十件礼物。”
“我没有参加抽奖呀。”
“一定有人替你代填参加表格,请问你什么时候在家?”
“呃,我每天都在家。”
“明天上午十时送来方便吗?”
“好,我在家等你们。”
“再见。”
电话挂断。
之珊除下耳机。
她摇摇头,“这不是王晶晶,我对她的声音很熟,再说,电话中女声居然为一只化妆品礼物篮兴奋,晶晶不是那样简单的人。”
周元忠说:“水牛城电话簿内有三个刘雅雯,我那朋友细心,逐把声音录下,你辨认一下。”
“元忠,我不想再追查下去。”
“之珊,他已经录了音,你不妨听一听。”
之珊只得点头。
整件事由她发起,也应该由她结束。
第二个电话接通。
“恭喜你,刘雅雯小姐,你中下头奖,奖品是一部汽车。”
“我不是雅雯,我去叫她。”
片刻另一把声音传来,“你是谁,代表哪间公司,送出什么车于?”
“……”
“喂,喂,我并没有参加抽奖,你们是真是假,我知道了,是波比吧,你开什么玩笑,波比,你不挂线,我即时报警。”
之珊摇头,“这个刘雅雯最多只有十五岁。”
好比大海捞针。
“最后一把声音。”
电话接通,“找刘雅雯小姐。”
“雅雯,找你。”
“谁?”
之珊一怔,抬起头来。
“不知道。”
这个刘雅雯似乎极度小心,“问一问是谁。”
那男子问:“谁找刘雅雯?”
“市立图书馆,刘小姐借书未还。”
之珊听到这里,不禁微笑,花样真多。
刘雅雯接过电话,“是哪几本书?”
“史丹倍克的愤怒葡萄及伊甸园东。”
“我没有借过那两本书,你们弄错了。”
“是砵本街束十二号的刘雅雯?”
“地址不错,书名不对,亦未到期。”
“我们查过电脑记录再打来。”
电话中断。
之珊说:“第三个电话让我再听一次。”
录音重播了一次。
元忠问:“像不像?”
“那声‘谁’最像,后来她似乎故意压低声线,又不大像了。”
“我的朋友去过砵本街十二号,这是电传照片。”
一座小小北美洲典型独立洋房,外型普通,一点也没有特别之处。
之珊留下照片。
“这是十二号的刘雅雯。”
一个女子站在车边,穿宽身裙。
照片相当清晰,但之珊仍不肯定那是否王晶晶。
之珊问:“会不会是大家已经忘记这个人了,即使站在面前也认不出来。”
“你是她朋友,由你带她进杨子,你一定认得她,两张照片有许多相同之处。”
“我认不出来。”
元忠叹口气,叉着腰,不出声。
“在杨子工作可顺利?”
“之珩十分支持,人力物力都绝不吝啬,行动又毋需任何人批核,事半功倍。”
“那多好。”
“同事间又彼此尊重,我很喜欢那工作环境。”
“那么,好好做下去。”
“之珊,你去加国小住?”
“我去养伤。”
他走近蹲下,之珊想伸手扫他头发,又缩回手。
“那日我没能保护你,足以使我内疚一生。”
“别放在心上。”
“你仍有噩梦?”
“你也会做梦,醒来还不是忘得一干二净。”
“祝福你,之珊。”
“你也是。”
就这样,他俩正式分手。
他们曾经在一起过吗,连之珊也怀疑起来。
之珊唏嘘。
元忠静静离去。
之珩自房间出来,称赞道:“他是个好帮手:聪明、敏捷,却又沉实,真正难得,我开始明白你为什么喜欢他。”
她们母亲说的却是别的事:“之珊,什么都不必带,那边什么部有,貂皮、丝棉、羽绒……价廉物美。”
之珊沉默。
之珩问:“你不认识照片中人?”
之珊摇摇头。
之珩说:“多少人叫刘雅雯,多少人的电话不登记,又可能她已换用别的名字,也许,早已羽化登仙。”
之珊去探访父亲。
屋里的鱼缸大了,鱼的种类更多,植物十分繁盛,杨汝得摊开一张摺台,上边放着几百枚贝壳。
“啊,”之珊问:“你开始收集贝壳?”
“从前也有兴趣,现在多了时间,比较用心。”
之珊一路看过去,“这是扇贝,这叫天使翼,我最喜欢的种类,这是骨螺,这叫宝贝,那是翁戍……”
“咦,你知得不少。”
“皮毛。”
“之珊,你聪明而不好学。”
“像爸爸。”
杨汝得大笑起来,脸上有许多许多皱纹。
“之珊,你心绪如何?”
“需要一段时间治疗。”
“健康呢?”
“老觉得是一个残疾人,手脚不比从前听使唤。
“将来医学昌明,我可换过肢体。”
父女笑半晌。
之珊问:“你仍学德文吗?”
“最近学葡文。”
“葡国女子最漂亮。”
“你我英雄之见略相似。”
“爸,为什么不专一?”
“你像我,你应当知道。”
之珊抗议:“我没有不忠,我甚至还没有结婚,我有权选择。”
“是该选定一个的时候了。”
“是吗,爸,你也关心这个?”
父女谈笑甚欢,这真是稀罕的事。
“爸,之珩的生父是什么人?”
“我从来不问。”杨汝得有他的优点。
“你可喜欢之珩?”
“你可记得我待之珩与你一样?”
这的确是真话,在之珊记忆中,父亲对两个女儿都热情。
“但是有一年她忽然知道自己身世,从此与我疏远。”
“谁,谁残忍地把这事告诉她?”
“我猜是你母亲。”
之珊叹口气,“记得吗,从前我们说到第三句话,不是有电话找,就是秘书来催,你们每天晚上有应酬,周末累得起不了床,最后我与之珩都去了寄宿,更加见不到父母。”
“子女大了总会离开父母。”
“你有无遗憾少个儿子?”
杨汝得笑,“之珊,遗憾是一种高层次的情感,你母亲或许会遗憾嫁我这样的浑人,我有什么遗憾?三十年来又吃又拿,到了今日,仍然衣食不忧,夫复何求。”
这不是可以假装出来,他真看得开。
“你的确不知晶晶下落?”
“你问过几次了?”
之珊笑,“七次,七十个七次。”
“不,我不知道她去了何处。”
“你怎么样看她?”
“年轻,有点姿色,虚荣、崇尚物质、贪婪、爱不劳而获,同时下一般年轻女子没有分别。”
“可有挂念她?”
“没有,”杨汝得很坦白,“我已付出代价。”
“可有想到往事?”
“有,常常想到假使不进杨子,今日命运一定大不相同。”
“后悔?”
杨汝得摇头,“人很难回头,穿过意大利皮鞋,柔软服贴舒适,很难再降级穿别的,开惯德国房车,静寂安全性能高超,再也不愿坐日本车,我没有抱怨。”
“有无想过与妈妈复合?”
杨汝得笑,“这是什么杂志的访问?”
“杨子周刊记者。”
“没有可能,亦无必要,大家话不投机,感情生疏,她时时抱怨我,却不责怪别人……我今日乐得清静。”
这时门口有人叫:“杨,杨,出来帮忙。”
“来了。”
门口是一个褐色皮肤的南欧女郎,会讲粤语,笑着说:“篮子里有大蟹龙虾,今日我做海鲜。”
杨汝得留女儿:“之珊一起吃晚餐。”
之珊笑答:“我约了人,改天吧。”
杨汝得有点失望。
之珊轻轻对父亲说:“我很替你高兴。”
她驾车走了,车子驶到一半,才觉得冷。
她顺手取过羊毛披肩搭肩上。